Monday, July 14, 2008

框外的思维

网际网络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末年的无意的伟大发明。谁说历史是必然的?这不是个偶然的好例子吗?在网上,时常收到朋友转寄的各式各样文件,内容有无聊的、有美丽的,有高逸的、有假造的,态度有洞察人生的,有天真的,有世故的、有励志的,有幽默的,型类有知识性的、有哲学性的,有宗教性的。。。。不一而足。收到自己喜欢的,就常常转寄与朋友分享,转来转去,同样的文件,常常又转回来。有些事隔多年,又再见面;而见面时,它已改头换脸,以新面目,重现人间。看来文件也有生命似的,在不断发展着。

近日收到一篇求职的问答卷的一部分,觉得可爱,把它译出,以飨喜欢读中文多过读英文的朋友。同时,也把英文原文留下,让爱看英文的朋友也有机会分享。

[You are driving along your car on a wild, stormy night, it's
raining heavily, when suddenly you pass by a bus stop, and you see
three people waiting for a bus:

1. An old lady who looks as if she is about to die.

2. An old friend who once saved your life.

3. The perfect partner you have been dreaming about.

Which one would you choose to offer a ride to, knowing very well that
there could only be one passenger in your car?

Think before you continue reading............



This is a moral/ethical dilemma that was once actually used as part of
a job application.

* You could pick up the old lady, because she is going to die, and thus
you should save her first;

* or you could take the old friend because he once saved your life, and
this would be the perfect hence to pay him back.

* However, you may never be able to find your perfect mate again.

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你在郊外驾车经过公车站时,看见三个人在等公车:

1. 一个看似病得非常严重的老妇,

2. 一个救过你一命的老友,

3. 一个你梦寐以求的理想伴侣。

若你只能载一个人。你会载谁?

想清楚了才继续读下去。。。。。。


这个道德上的两难曾被用在求职的问答题中。

*你也许会选择载老妇,把她的生命从频死中救活过来;

*或许会选择载你的老友,以报答他的救命之恩;

*但你可能因此再也找不到你的理想伴侣。

Pls Be Sincere>>>>>>>>>

The candidate who was hired (out of 200 applicants) had no trouble
coming up with his answer.



His answer:

"I would give the car keys to my Old friend and let him take the lady
to the hospital. I would stay behind and wait for the bus with the
partner of my dreams."

Sometimes, we gain more if we are able to give up our stubborn thought
limitations... and begin to "Think Outside of the Box"!

那位从两百多人中被选中的求职者毫无困难地作出这样的回答。

“我会把车钥匙交给我的老友,让他把女士载到医院去。我自己则留下来陪伴我的梦中伴侣等公车”

有时候,如果我们能放弃顽固的思想限界 ,我们会有收获。。。会开始在框框之外思维。]

Wednesday, July 9, 2008

遭遇扒手

Pisa, Italy.

Paris, France

活到六十多岁,走过澳洲、美洲、亚洲、欧洲,去过中国、印度、日本、印尼、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遭遇过两次扒手,不是在中国、不是在印度、也不是在印尼,而是在欧洲。一次在巴黎,一次在比萨。

第一次发生于1991,我到法国公干,在巴黎地铁被扒。1991年的巴黎,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个繁华、先进、安全的都市。我怎样也不会把巴黎和扒手连在一起思考。临行也没有人警告过我欧洲会有扒手。我毫无心理准备;事发时,没警惕,不知觉,只是奇怪为什么有人上了车开车前又离开。也许这只是我的迟钝。那是个周末,傍晚约六时,我们一行四人,乘地铁回旅店。火车乘客很多,车厢都坐满了人,我只好站在接近出口的地方,因为我们的目的地就在下一站。站着的人也挤得很满,人挤人,有点像罐装沙丁鱼。乘地铁的情况,与香港差不多;我的心态也像在香港乘地铁。火车开动前,我看到几位年轻人,男的,十几二十岁年纪的样子,嘻嘻哈哈跳离火车,我心想,这些欧洲孩子,这么好玩,这么无聊。四周的人,似乎也不在意。只有一个站在我身旁的黑人女子,也是十几二十岁年纪,曾轻声向我说了句我听不懂的话,脸上没什表情。我不懂法语,又见她无意和我交谈,也就作罢。

火车很快到了站。下车时,我不知道为什么会伸手去摸我的后袋,竟然发现荷包不见了。马上想到刚才跳车的年轻人可能是扒手,把我的荷包扒去了。后来听说巴黎地铁扒手活跃,罗马的更甚,在欧洲,有许多吉普赛流浪者,流离浪荡,没有工作,从事偏僻行业,包括偷与扒。难怪有人火车临开前跳离车厢,本地人也见怪不怪。我的护照,带在衣袋,大部分现款也是。装在 后袋的,是小数目的法郎和马币,两张信用卡和那要命的身份证。在没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被扒,自然慌张。但因为护照安然,心很快就定下来。如果护照给偷了,麻烦就多了,因为第二天我们要到伦敦去,不能等到星期一才到大使馆求助。和同行商量后,决定先回旅店,寻求帮忙通知信用卡公司,以免信用卡被盗用,然后去吃晚饭,再到警察局备案,作为日后申请补发身份证的凭据。大约是晚上九点钟到达警察局,因为语言不通,警察局要打电话找个懂英语的警员来录我的口供。因为是周末,下了班的警员大概去寻乐去了,等了好久他才姗姗而来。录完口供已快午夜了,计程司机 ,多把车停在路边,人却去寻乐去了,不做生意了。我们只好赶乘最后一班地铁回旅店去。如果你埋怨我国的警察局办事能力差,我建议你到法国去经验一下报警的过程。我担保你事后对我国的警员,会多一份敬意。回到沙巴后,我持巴黎警察局的证书去申请补发身份证,当局却要我到本地警察局去重新备案。

第二次 被扒,是在2008年的夏天,在意大利的Pisa斜塔附近。这次是在明目张胆的情况下给三个孩子,“霸王强上弓”。但我不知道她们有否得手?那是个夏天的傍晚,也是六时许,天还很亮,我们去看斜塔,车停在离斜塔有一段距离的地方,游客必须走过一段两边有小贩摆卖的人行道。领队早警告我们,这也是一个扒手出没的地方;大家心有警惕。在斜塔附近,拍了不少相片,买了不少纪念品。一路来,还算顺利。归途中,三个团友,已快走完小贩摆卖的地段,一人落后,继续购物;一人先行,我在中间,落单了。三个年轻人,两个大的约十几二十岁,一左一右,向我包抄过来。左手边那个手上抱着一张似海绵小床褥的东西,向我兜销;右手边那个,年纪好像较大;另一个在左边较后面,看不清是男是女,该不到十岁。左手边兜销那个,问我 do you speak English, 问了两次,并向我逼近。我明知她们要做什么,她们也自知在做什么。我没搭腔,设法避开他们;由于我的迟钝,急忙中一下子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来应付她们。左手边那个,向我推进,用兜销物拦在我身前,向我欺身撞来;右手边那个,也步步逼近,有点拦路打劫的架势,较小那个在我后方离我较远。我不知谁下的手,把我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抱兜销物的那个的可能性较大。下手后她们马上转身要离开,但发现东西掉在地上,又停下来。从我衣袋里掏出来掉在地上的东西有十元二十元面额的欧币和我的药丸。也许是手法不够纯熟,才让钱和药掉在地上。她们见状,趋前要来拾钱,我提高声音问他们 DO YOU WANT ME TO CALL THE POLICE? 她们迟疑一下,就停下脚步,然后转身走开。大的那个,临走还用手指着地上我的药丸,说些我听不懂的话,猜是提醒我药丸掉在这里吧?因为只有两粒小药丸,不易看见,若她没提醒我,我也许看不见。我出声时,附近的好些黑人小贩和游客,都该听到,但没有人关注,没有人帮腔,不用说帮手了。我猜想,这种事,时时在发生,谁是扒手,当地人也了如指掌,大家找饭吃,各找各的,互不干涉,互不破坏。我甚至相信,扒手是有组织的,有后台的。附近有许多黑人,因此团友有三位问我,是不是黑人扒我的东西。其实两次在欧洲被扒,都是白人所为。有人建议说是吉普赛人干的,我不会分辨吉普赛人与其他白人,无法做出适当反应 。为什么我们都在怀疑黑人和吉普赛人呢?为什么我们这样容易受偏见影响呢?这次遭遇,算是扒还是抢?临走还提醒我药丸掉在那里时,她是带着怎样的心思?我不知衣袋里究竟 带着多少钱,只知不多,足以应付日用而已,也许我并无损失。在巴黎地铁的那位在骨节眼时刻同我说话的黑女,是在使我分心还是在向我示警呢?应该是示警吧?这些疑问,会有答案吗?

把这经历记下,当着是人生的点缀,也给读者多一份人生的参考资料。

陶正记

Tuesday, July 1, 2008

2008年的世界粮荒

几位朋友,大部分年龄超过一甲子,大多数已下了岗,每个周末,聚在一起两个多小时,名为喝早茶,吃早点,其实吃得很少,喝得很多,谈得不少.有时言不及义,有时大发伟论,天南地北,天马行空.如果能笔记下来,加以整理,也不难成为报上小方格的素材.朋友多是过气的专业人士,曾领导一方;行业涉及农渔建筑工程财经政府.谈话内容在质量上都有可观.


有一次,我们应景地谈了粮荒问题.

大家都觉得这次粮荒,来得有点突然.这突然,大家也了解,是个假象,是媒体造成的假象.不是媒体有意要造此假象,而是媒体这几年来集中报道其他吸引读者的课题,而忽略了粮食专家的警告,没有作相应的报道.另外,虽然世上还有不少人仍在饥饿线上挣扎,本地媒体报导不多,我们这里又很久没有受到饥荒的威胁,自然就不大关注粮食的问题了.

大家都把话题集中在粮荒的成因. 总括起来,可以把原因分成这几类:

(1) 粮食产量减少;2)粮食需求量增加;3)粮食用途的多元化与其他用途的竞争;4)粮食的生产与分配出了问题;5)粮食价格被操纵。

参考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其他机构的报告后,我也来凑凑热闹。

1)粮食产量减少

粮食产量减少的理由,包括了气候的影响, 耕地减少, 粮食价格不如其它作物等.

近百年来,人类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燃烧了大量的石化气油,排放了大量的造成温室效应的废气,使大气急速暖化,导致了气候的极端化,形成长旱久涝而令农作物失收. 这种减产,是季节性的,但它有实际的影响。粮农组织把它和农民改种生化油原料为粮食减产的两大原因。农业用水匮乏会威胁到农作物的生产,这是今后人类要面对的严重难题。

耕地因沙漠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发展作其他用途而在减少.耕地减少,未必一定就会造成粮食减产,可以科学方法改良品种,增加产量来平衡,来抵消,甚至来克服.这种相互消长的方程式,有时造成粮食增产,有时减产. 增产有待于科技的突破,而这类突破,不是年年有,而耕地减少,似乎年年发生,年年在累积,因此,粮食因耕地减少而减产是可能发生的,以后可能会越来越严重,但不是目前粮荒的原因。

粮食价格有时也比别的农作物,如工业原料的价格低。农民会因此改种其它农作物,而减少生产粮食.近年来,由于石油价格狂飙,一些粮食原料,如棕油,大豆等,被用作提炼生化油的原料,也有些耕地,改为种植生化油原料的农作物。这一趋向,也是令人担忧的。

战乱,艾滋病泛滥也是一些地区粮食减产的原因。在中非一些国家里,患艾滋病的人多到影响国家生产。

总的来说,自一九六一年到现在,粮食一直在增产中,平均每年增产2.3%,比人口增长率的1.7%为高。闹粮荒,是区域性的和季节性的现象。但自1991 年以后,粮食的增产,步划在放慢。这也是一项人类的隐忧与挑战。

2)粮食需求量增加

粮食需求量增加,有三大理由.第一是世界人口上升,第二是一些人口众多的穷国逐渐摆脱穷困,人民能吃饱本身就大大地增加了粮食消耗量,第三是一些人饮食过量,浪费粮食.

人口增长快的国家,多是贫穷落后的国家,国民的知识水平低,不知或不愿节育,酿成人口爆炸。现在世界人口的增长率是每年1.3%,但一些落后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却超过4 % 。人民因贫穷而不能温饱,真是人间悲剧.中国政府在邓小平领导时,强硬的实施一胎政策,使世界人口增长缓慢下来人,从今日粮荒的角度来看,邓公应记一大功.反对者应三思,若别有居心而大唱反调者,则应被谴责。我国人口的增长率是2.2%,几乎是世界人口增长率的一倍。我们的稻米产量,不能自给自足,粮荒对我们的威胁,不可以忽视。

人口众多的国家,如中国,近三十年来,人民收入逐渐提高,人人能温饱,达到这个基本的生活水平,是他们的基本权利,但这样已要消耗可观的粮食.幸亏中国人口的增加,已降低到每年0.6%

一些富国或穷国的富有人民,暴饮暴食之外,还大量的浪费粮食,这类消耗粮食的方式,是应该归为不负责任,无知,自私,无爱的行为.

尽管人口在增加,但近年来,世界人均粮食产量一直在增加。区域性的人均粮食减产集中在南亚与中非两个地区。

根据粮农组织的报告,世界人均粮食消费量自1961年迄今,一直在增加,从每人每日 2280卡路里增到2800卡路里。唯中非则保持在2000卡路里左右。

3)粮食用途的多元化与其他用途的竞争

由于制造品的价格高于农产品,许多国家,为了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制订工业化的政策,鼓励人民从事工业发展.工业原料的价格,可能比粮食的价格高,于是有些粮食,被用为生产非粮食的原料,如黄豆棕油就成为生化油的原料了.工业化导致能源价格提高,更多的粮食被用为生化油的原料.在市场经济制度下,这是难以避免的事. 此外,还有些耕地,被用来生产不能当粮食的工业原料.这种对耕地的使用的竞争,也造成粮食的减产.

4)粮食的生产与分配出了问题

本地生产,本地使用的原则,不适用于农产品.最适合种植某农作物的地方,往往不是消费的唯一地方.因此有个运输,买卖的问题.运输费与能源价格息息相关.油价高,运输费就跟着贵.农产品的卖价也跟着提高.如果是独家生意,卖者就会漫天喊价;如果不是独家经营,就会有恶性竞争.有时,生产者宁愿把作物烧掉,以提高价格,也不愿平卖或者把积货存仓.

5)粮食价格被操纵

市场上操纵价格的手法多的是.物资短缺时,一些唯利是图的商家,就有机可乘,大展手脚.粮食价格高涨,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这些商家的杰作. 有时国家也插手,问题就更复杂了。

目前的粮荒,到底是真的缺粮还是只是粮食价格高涨呢? 朋友意见不一.但多数认为真的缺粮. 缺粮是真的,但这是季节性和区域性的。缺粮本身当然就会造成粮食价格高涨了,一些穷人,已负不起卖粮食 的担子了。区域性的缺粮则一直存在,幅度小时也没什么人关心。

但可怕的是,一旦有了粮荒的先兆或警告,马上就有国家要控制粮食出口了。WTO 不是成了笑话了吗?这一控制,粮荒情况就更严重了。更可怕的是,马上有人警告这会引起战争了。这种连锁反应,是很恐怖的。恐慌也许比粮荒更可怕?

人类的智慧,因粮荒而受到严峻的考验。

20085 陶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