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8, 2008

斗湖办华文中学的一段史实












在沙巴办华文中学,有些现已鲜为人知的历史,如斗湖政府中学和古达政府中学本来是中文中学,就是两个好例子。如果不记载下来,恐怕这些史实以后就会流传失误了。我自己所知不多;我是以斗湖政府中学的学生身份适逢其事,因为不见他人记载流传,才不揣浅陋, 勉为其难, 依本身经历和家人,同学和朋友口述,记述其事,以求抛砖引玉,让这其中一段沙巴华文教育史上的真实历史得以保存。在我询问过的同学朋友之中,答我以“已不记得了”的大有人在。这也难怪,大家年龄都超过五十岁,有的已七十多岁了,记忆都不顶灵光,再过些时,当这些当事人作古了,这段历史,就更难写得准确了。

斗湖政府中学于一九五八年初创立
.根据当年在斗湖教育局任秘书职的沈利金先生,初创立时,英文名是 State Post Primary School of Tawau. 一九五八年杪,改为Government Junior Secondary School of Tawau.中文名则一直叫做斗湖政府中学.

斗湖政府中学创办时,开办初一初二初三三级。初一两班,学生是斗湖应届的小学毕业生;初二一班,学生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办于一九五三年的圣巴特中文部,二是刚开办一年的育进公学;初三生都来自圣巴特。这是政中的一个特色。

政中最大的特色是,它是一所英国殖民地政府官办的中文中学。初创的斗湖政府中学,除英语和英文文法之外,所有的课本都用中文本。中文用香港出版的[友联文选],其他的课本包括物理化学历史地理都用台湾中华书局出版的课本。那时的沙巴,叫做北婆罗洲,还是英国的殖民地,马来文的教授,只限于马来小学.,英文小学,中学都还没教授马来语文.斗湖政府中学一开始就采用中文教科书,以中文为教学媒介语,一直到了一九六二年,初中一年级的数理科才开始采用英文课本.到了一九七零年,初中一年级的史地科,也改以英文课本.到了一九七五年,斗湖政府中学,除了华文国文之外,其他科目,全用英文本的教科书. 可以说,到一九七五年,斗湖政府中学,就完全失去中文中学的身份了。接着,一九七六年,初中一开始改为以马来西亚语为教学媒介,学校名字采用国文, Sekolah Menangah Kerajaan Tawau.

斗湖政府中学始终没办中文高中部。一九六三年,斗湖政中开办英语预备班(Remove class),为开办英文高中部铺路。一九六四年开办高中部Form 4,以英语为教学媒介. 这一年,学校再易名为 Government Secondary School of Tawau, 表示本校已是一间拥有高中部的完整中学了.尽管如此,政中高中部还是有教导华文科,从一九六五年到一九六九年,Form 5 学生也可以报考中文高中文凭。

我初念小学时,高年班的同学年龄参差不齐,有些小学毕业就结婚了.这是因为战争使许多适龄的学生失学,和平后复学时已超龄好几年之故.那时在斗湖已有好几间中文小学,包括市区的新华学校和育进公学,郊区新安路的兴华学校和我们兄弟姐妹就读的位于亚拔士路六英里的中华学校,还有在亚拔河的公民学校等(公民学校已于几年前搬迁到近市区的甲波打).市区的学校规模最大,乡下的学校很小型.我们兄弟姐妹六人,都在离家二英里的中华学校就读. 我哥哥陶忠于一九五五年毕业,一九五六年进入斗湖圣巴特中文部。我于一九五七年小学毕业,一九五八年进入刚创立的斗湖政府中学念中文初中。三弟登富、四弟登光各比我迟三年及六年进入斗湖政府中学念中文中学. 五弟念初中时病逝,妹妹立芳和小弟登禄,都就读斗湖政湖中学.在斗湖政府中学未创立之前,斗湖的华小毕业生,如果有机会继续读书,除了极少数幸运儿可以到外地求学之外,初期只有圣三和圣巴特英校供他们选择.那时,中文小学毕业生,只能进入英文小学二或三年级就读,要浪费很多青春岁月.到了一九五三年,圣巴特开办中文初中部,吸引了不少华小毕业生.一九五七年,育进公学也开办了初中部,让更多华小毕业生有机会就读中文初中.

根据我在斗湖政中和亚庇中学的同学温一强先生,他和陈贻机先生,卓灵福先生等都是念了育进公学初中一年级然后转来政中的, 退休老师叶汉平先生则由圣巴特转来政中念初中二年级;我的两位亲戚邱陶娟女士和沈静瑛女士以及退休的斗湖新华学校校长刘志安先生则是从圣巴特转到政中来念初中三的.

以我所知,到现在为止,在沙巴历史上斗湖政府中学和古达政府中学是仅有的官办中文中学。这个事实,是我要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理由。斗湖政府中学取代了圣巴特与育进公学;根据由古达政府中学转到亚庇中学的同学黄裕威先生和吴希拯女士,古达政府中学则取代了华联,培德(St. Peter).至于古达政中成立于哪一年,其前身是否还有另外两间中文中学,他们的说法不一. 我很希望在古达政府中学念中文的学生,能正确详细地记录这一段史实,不要让它淹没. 如果有谁知道沙巴还有其他的官办中文中学,我希望他能把历史记录下来,让它流传.我知道有好些教会曾在沙巴开办过中文中学,我也很希望有人能记录其事,把历史保存下来.

斗湖政中还有一个特色:它初开办时没有自己的校舍。第一年,即一九五八年,政中借用斗湖市区在旧飞机场路的政府马来小学上课;第二年,借用圣巴特英校;第三年第一和第二学期,还是借用圣巴特的校舍。到了第三学期,本身的校舍才建成启用。那时,我们正在如火如荼的准备应付初中会考。我初中毕业那年,斗湖政中还没有办高中课程,我要升学,只有两条路供我选择,一是转读圣三或圣巴特英校,一是过埠念华文高中。那时开办中文高中部的有三间学府,即山打根的中华中学,亚庇的亚庇中学和丹南的中华中学.我选择了到亚庇,进入亚庇中学念华文高中。

我的堂妹邱丽芳女士曾在肯特师范学院接受师训,当过华小老师.她告诉我她是政中Remove class 的第一届学生,她一九六三年念Remove Class,这和政中一九七十年代的毕业刊上的学校简史上所记载的政府中学于一九六四年开办Form 4 相吻合.

斗湖政府中学初中部从以中文为教学媒介语改为用英文为媒介语是分段进行的,先是于一九六二年以英语开始在初中一年级教数理,然后于一九七零年也改用英文为媒介语开始教初中一年级的史地科. 为了比较有信心获得正确的资料,我请教了斗湖政府中学的退休数理老师蔡娜娜女士,担任过公共工程局署理总监的罗宏顺工程师,曾任州内阁部长的拿督江汉明律师,曾任职公共工程局的沈玉明工程师,任职私人界的彭淑清工程师,我的本家邱志华先生,还有我三弟登富,四弟登光,妹妹立芳,.他们都是斗湖政中的校友,在政中念书的年份分别是,蔡氏:1959-1961,登富:1960-1962,登光:1963-1968,罗氏:1964-1969,彭氏与志华:1965-1970,江氏:1966-1971,沈氏:1968-1973,立芳:1970-1975.他们提供的资料基本上没有互相冲突,与校刊上的学校简史所列资料也没有出入,即初中一从创校到一九六一年,一直以中文为媒介语;一九六二年开始,初中一的数理科,改用英文课本,到了一九七零年,史地课本也改用英文本的了.到了一九七二年,全校除了华文国文之外,其他全部课本,都用英文本.

这一段15年的历史,在当时英国殖民地的政治环境下出现,不能说不是一个异数。一个值得记载,值得流传,值得研究的历史片段。

圣巴特(St. Patrick) 中学是圣公会(Anglican Church) 开办的。该教会在斗湖先开办英文小学,然后英文初中,中文初中,再后才开办英文高中。到今天,圣巴特小学和中学,都是斗湖教会学校的精英,名校,与由天主教会(Roman Catholic) 所办的圣三(Holy Trinity) 齐名,同为斗湖培养了不少人才。在一九五十年代,这两间中学都开办了初中部,大概到了一九六十年代,才开始开办高中部。根据早年在圣巴特念初中一的蔡锦潮先生和张英达先生说,圣巴特是在一九五三年开办中文部,接纳中文小学毕业生就读。另一位给我提供许多宝贵资料的是池志贞先生.池先生是斗湖闻人拿督沈清榜的妹夫,来自砂捞越,曾在圣巴特中文部执教,是我哥哥的老师,也曾担任过兴华学校的校长.根据池先生的说法,圣巴特是在王大卫先生长校时设立中文初中部的.王大卫先生来自中国,曾在诗巫卫理中学任教,后被聘来斗湖圣巴特中学长校.在圣巴特开办中文部,有可能是他的意思,也有可能是斗湖地方教育委员会的意思.当时斗湖地方教育委员会的领导是Mr. William Thien.池先生本人就是王大卫先生从诗巫聘请来斗湖在圣巴特任教的.池先生证实了蔡张两位先生的说法无误,并提供了好几张有日期的照片,证明圣巴特是一九五三年开办中文部.相片中的不少当年池先生的学生,后来成为斗湖区华小的校长和老师,对华教贡献良多.斗湖政府中学的校友,也有多人从事华文教育工作.

育进公学是斗湖有名的华文小学,历史悠久,成绩斐然,与新华,中华,兴华,同为斗湖的大型华小。育进公学在一九五七年开办中文初中课程,收纳由育进,新华,中华,兴华等校的毕业生就读初一班。一九五八年,斗湖政府中学创办后,育进就功成身退,关闭中学部,由政中单独负起办中文中学的责任。除了几十位曾经在育进念过初中一的学生外,这已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插曲了。

为什么英国殖民地政府要在斗湖开办中文中学呢?为什么不让圣巴特继续开办下去呢? 池志贞先生, 蔡锦潮先生和张英达先生都认为主要是政治因素.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产主义思想在世上流行,斗湖不少中文小学毕业生面临升学问题,一些学生受了一些思想左倾的老师的影响,陆续去中国大陆升学,引起英政府的不安.在一九五零年代初期,一些老师和学生,因为有左倾嫌疑,被当时政府递解出境.政府对民办学校在这方面的控制可能没信心,所以决定官办中文中学,以便加强控制.圣巴特方面,教会从澳洲派来了 Mr. Power 来长校,他不谙中文,对办好中文中学大概没信心,既然政府插手,也只好停办中文部了.池先生也不排除是因为当时斗湖地方教育委员会力争所致的可能性.唯当时的领导Mr. William Thien 已过世多年,现已无法求证.很有可能这两者都是促成当时政府开办斗湖中文中学的主要原因.


陶正 2008年5月

3 comments:

Hiew Chok Sien 邱卓成 said...

Ba, Looks like you have put in quite some effort to research this. Playing historian. :-)

Hiew Thien Choi said...

I have no intention of playing historian as I have full respect for history and know that I am not qualify to write history. But I also felt obliged to preserve these historical facts as no one else seems to be doing it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I was involved in it by being there at the material time. You will notice that I was writing it as a personal account of historical facts, not history proper.

Unknown said...

Thien Choi,
It is a very detail account about begi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斗湖政府中學。This is a worthwhile piece of written work to be read and kept for our young generation. Perhaps it is worth to mention about 第一任校長陳滌塵先生。
well done my dear fri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