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22, 2009

手机岂是手提电话那么简单?






下面這篇文章,是兩年前(2007年11月)寫的。應時而寫,但沒應時而發表,因為有點獨排眾議的味道,擔心大家不會靜心閱讀。現在時過境遷,大家也該心平氣靜了。我自己重讀一次,發現還沒改變心意。我也相信,用過iPhone 的朋友,不會認為我在胡說八道。




"应否让学生带手机上学的课题,热闹了一阵子,便因教育部长顺应民意作了一个和教育局背道而驰的决定和宣布后,告一段落。

教长说教育局没有会知他或得到他的同意,便作出学生可以带手机上学的决定和公告。至于教育局为什么作出那样的决定,好像没有公布。教育局长或他的高级官员会无故作出这样的决定吗?我相信不会。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业,岂可儿戏?我倒是很想知道教育局基于什么理由作出该决定。

人类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已有几千年了。电话的历史,也只有几十年,不可谓不短。手提电话更短了。记得在八十年代,手提电话初面世时,以今日眼光看来,真是庞然大物,又粗又重。但在当日,大家却说它又小又轻,赞叹科技发达,可以把整个电话转换站 ( 一间大屋子 ),浓缩成比孩子书包还小的手提盒子,真是神奇。

但,它毕竟只是一架手提电话。没有别的功能。

二十年后的今天,它变成了手机,轻巧到可以放在衣袋里。价钱从二万多元降到整百元,功能一加又加,还不断的增加。五年后,十年后,它会具备什么功能呢?你我敢断言吗?十年前,你会想象到今天的手机能有如此多功能吗?

今天的手机,已不是手提电话那么简单了。

今天,手机已开始成为人与人造的外界的中介工具(interface)了。

几年后,我们也许出门什么工具都不带,只带手机了。手表不带, Laptop 不带,荷包不带。但这还在其次。也许,一机在手,我们可以做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办不到的事:如打开家里电器开关,阅读新闻、查看财经消息、银行户口,订机票,吩咐Astro 暂停或恢复服务、、、等等。 我也相信,它还可以办到许多我现在想不到的东西。

我已好久不戴手表了。我的手机取代了我的手表。它也是 stop watch, 闹钟,记事簿,appointment book.....

总之,一句话:手机将成为人与人造的外界的中介工具了。 没了它,你会迷失于人造的环境里."


邱 Nov 2007 寫

Friday, July 24, 2009

脑育八法(下)

第六:刻意放松

这牵涉到故意观照身体各部以放松肌肉张力和身体疲劳。悦耳的音乐更加强其效应。简单的重复的快活和有意义的活动也会把你带入深层的放松。 刻意地集中在呼吸上可以排解压力。

第七:保持智力的活跃

“不用就会失去”可以应用在连接一个脑细胞到数以千计的其他脑细胞的树突(dendrites)和轴突(axon)上。智力和认知活动的刺激强化整个额叶(frontal lobe)的神经电路,进而强化沟通和解决问题和在行为上作出理性的决策的能力。有助于记忆的游戏,策略性的游戏如棋弈和麻将,其他形式的visual/spatial 游戏都能可观地促进认知功能(数学和填字游戏无此功能;暴力的图像游戏提高侵略性)。任何形式的智力刺激 都降低愤怒和恐惧的反应倾向。想象增进身体的运动协调能力;越常想象你所要得到的,获得的机会就越大。读书、写日记、看教育性的电视节目、听课、上博物院,下棋,都有帮助。

最具挑战性的最有效-譬如专注于灵性的课题,设法努力解决他们,从不同视野来考察他们。


第八:微笑

单是重复微笑的动作本身就有助于中断情绪失常和增强脑神经保持对生命的乐观。就算你装个微笑,别人也会更大方更仁慈的反应。微笑刺激加强社交互动、同情心和情绪。相反地,皱眉刺激愤怒,嫌恶和讨厌的感受。

微笑和笑声不同。笑声刺激不同的神经传导路(neural pathway)。幽默与笑声有可能会刺激杏仁体(Amygdala),这表示这类感受有时与不适和恐惧有关。



节译自 "上帝如何改造你的脑袋"

Saturday, July 18, 2009

脑育八法(中)

第三:有氧运动

剧烈运动增强脑和它连接的每一部位。一般上愈剧烈愈好。但最重要是找出给你最佳感觉的运动量。
哈达瑜伽对你的脑和身体都有奇妙作用。它与其他形式的冥想静坐有类似的认知效益。它减低心脏病、帮助控制糖尿病的病征、减轻更年期的病征,减少背痛和防止偏头痛。

运动加强认知和学术表现,修补和保护由压力引起的神经破坏,加强神经的可塑性,加强免疫功能,减低焦虑,可以用来医治抑郁症,放慢老人脑组织的萎缩,防止老人痴呆症和加强对慢性病的抗御。

第四:静坐

静坐和深切祈祷对加强心灵健康的重要性高居首位。静坐二十分钟以上会促成身体分泌解除压力的荷尔蒙和其他的化学物如多巴胺( dopamine), 基色胺(serotonin)等。观想,guided imagery 和自我催眠也算是静坐,一样有效保持脑筋健康。


第五:打哈欠!

打哈欠会引起脑部直接牵涉到产生团体意识和同情心的特殊脑活动。其中一个部位是楔前小叶(precuneus),是一个躲藏在顶 叶中的细小组织。楔前小叶 可能对意识、反省和记忆起着枢纽作用。瑜伽呼吸法也会刺激楔前小叶.

打哈欠帮助我们加强团体意识、慈悲心和有效沟通。打哈欠不仅让你放松,它很快地把你带进高度的认知状态,解除睡意,调整意识、自我意识,令我们更能内省和自觉。除了活化楔前小叶 , 打哈欠还能调整脑的温度和新陈代谢。打哈欠会产生许多化学物包括多巴胺(dopamine), 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谷氨酸(glutamate), GABA, 基色胺(serotonin), 催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 促黑激素( MSH), 性荷尔蒙 (sexual hormones),和 opium derivate peptides.




节译自 "上帝如何改造你的脑袋"

Monday, July 13, 2009

脑育八法(上)

我们说体育智育......为什么不说脑育呢?
下面所节译的文章,说的可以说是脑育吧?


"以科学研究宗教和灵学得到两个明显的结论。 第一,从事宗教和灵学活动一般上是无害的,除非你迷信让你充满愤怒和恐惧的神。 第二,静坐和深切的祈祷永久性地加强某些脑神经的功能,减低紧张与忧悒,加强团体意识和同情心并改善认知和智力功能。 静坐所激发的脑电路减轻你受老化和压力的损害并提供你对情绪的更佳控制力。这类训练帮你维持沉着、宁静、和平与机警并给你正面和乐观的人生观。

仔细观察精神修养所牵涉到的脑神经学上的原则时,我们发现与祈祷和静坐有关的健康利益,也可以从与宗教无关的活动获得。

这里按重要性次序排列出八类健脑的活动

第一:信心。

无论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情绪和心灵健康作何种选择,我们永远不能肯定我们的信念是绝对对的。我们必须信赖我们的信念。这是信心的问题。

精神信仰,要靠信心。我们也不能肯定在抽象的概念上如正义、公平或道德理想上,我们是作了正确的选择。

信心相当于希望、乐观和光明前途等待我们的信念。在非常情况下,信心是让生存者活下来的最大因素。

新近研究显示,高度乐观者大脑前扣带(anterior cingulate )受静坐激发的部分比较活跃。前扣带对控制焦虑、抑郁、暴怒和促进团体意识和慈悲心起着关键性作用。其他研究也发现正面想法减低压力、有助于抗御伤风和减少心血管病、舒畅呼吸和促进吃苦能力。

第二:与人交谈

语言和人脑一起进化,使到人类在体力脑力上能突出于其他哺乳类与灵长目。如果我们不锻炼我们的语言技能,大脑的很大部分就不能有效地与其他脑组织连接。 不合群会破坏重要的脑机能,导致好斗情绪、忧郁和其他心理失常。

多谈些抽象的理想;不要陷入愤怒的交谈,因为暴躁的交谈会伤害脑筋。


节译自 "上帝如何改造你的脑袋"

Wednesday, June 17, 2009

打哈欠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在大庭广众面前打哈欠,不但是不雅,而且是不敬的、无礼的。如果忍不住了要打哈欠,也得歪着头,掩着嘴,偷偷地打。打了以后,心里还得惭愧一番。这就是至今我们一般人对打哈欠的了解所决定的社会行为的要求。这也表示了,打哈欠是一种弱点,不能控制它是更大的弱点。

打哈欠能够控制吗?打哈欠是弱点吗?


以前在书报上看到的文章多说打哈欠是因为脑缺氧,是人困了。要避免打哈欠,得睡眠充足,得提起精神。我还因此因为早上爱打哈欠而对自己的健康发生疑问。怎么睡了一夜,早上还打哈欠呢?真的老到弱到这地步么?


今年在网上的一些研究脑神经的报告文章里,却看到一些新的说法,说打哈欠是身体自我调整的自然现象,打哈欠是因为脑细胞过热,需要降温而产生的。这一说法,给了我一些安慰,原来我早上打哈欠,不是因为缺氧,不是睡眠不足,而是用脑过度!那还不简单,少想就是了。


不久前,读了一本研究脑神经与心灵学的书,里面说打哈欠有解除压力的功能,大力提倡打哈欠。这和上面说的降温作用息息相关。


人们很久以前就知道,打哈欠是有感染性的;看到人家打哈欠,自己也会跟着打。在一个场合里,一人打哈欠可以引起一大堆人打哈欠。这种感染性,还可以应用在本身;当你做个打哈欠的姿势时,你可能就会真的打起哈欠来;如果一次不行,装多几次,不超过八次,我包你就真的打起哈欠来。不信你试试看。


























除了人类,其他动物也会打哈欠,如猴子,狗之类。




打哈欠可以减压,我们齐齐来打哈欠:一、 二、 三, 赫哈————。 舒服极了!



Tuesday, June 9, 2009

World Religions



I have sent President Obama's speech that I uploaded to my blog a few days ago to many friends even before I read it. The reasons: 1, It is so very important, 2, it is the first time ever since I became aware of Obama as a USA presidential candidate that I started to get serious about him. No, I am no skeptic nor a cynic. I have been critical in my youth but I have been consciously steering clear the path of cynicism and skepticism. It is just that I have been so much bombarded by politicking throughout my adult life that I have developed my safe way of reading politicians.

Now, with that speech delivered in Cairo, I have to look at President Obama in a different light.

I believe in a happy life being profitable to mankind. I believe in Love and Peace.

All founders of the world's major religions preached Love and Peace. Many of their followers believe in Love and Peace.

Religious wars, prevalent for centuries, caused tremendous human suffering. Religious wars are the biggest paradox ever invented and implemented by mankind.

In the period that has just lapsed in this 21st century, the smell of religious war is ever present in the air. Being the top leader of the major countries in which the people are believers of one of the major religions, President Obama is the best person to initiate a truce in religious wars. His background also give him considerable added advantages.

The information of the pie chart I quoted here may not be agreed by all, but I think it is good enough for my purpose. Leaders of Christianity and Islam, being the 2 biggest religions in the world, must take the lead to lead their believers to what their founders preached and squash religious wars, if humanity is to develop in synchronicity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 have no doubt President Obama will want to walk his talk, but it may be my wishful thinking that he will actually be able to.

Sunday, June 7, 2009

President Obama's speech to the Muslim World

转载:

I am honored to be in the timeless city of Cairo, and to be hosted by two remarkable institutions. For over a thousand years, Al-Azhar has stood as a beacon of Islamic learning, and for over a century, Cairo University has been a source of Egypt's advancement. Together, you represent the harmony between tradition and progress. I am grateful for your hospitality, and the hospitality of the people of Egypt. I am also proud to carry with me the goodwill of the American people, and a greeting of peace from Muslim communities in my country: assalaamu alaykum.

We meet at a time of tens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uslims around the world — tension rooted in historical forces that go beyond any current policy deb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slam and the West includes centuries of co-existence and cooperation, but also conflict and religious wars. More recently, tension has been fed by colonialism that denied rights and opportunities to many Muslims, and a Cold War in which Muslim-majority countries were too often treated as proxies without regard to their own aspirations. Moreover, the sweeping change brought by modernity and globalization led many Muslims to view the West as hostile to the traditions of Islam. (See picture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watching Obama's inauguration.)

Violent extremists have exploited these tensions in a small but potent minority of Muslims. The attacks of September 11th, 2001 and the continued efforts of these extremists to engage in violence against civilians has led some in my country to view Islam as inevitably hostile not only to America and Western countries, but also to human rights. This has bred more fear and mistrust.

So long as our relationship is defined by our differences, we will empower those who sow hatred rather than peace, and who promote conflict rather than the cooperation that can help all of our people achieve justice and prosperity. This cycle of suspicion and discord must end.

I have come here to seek a new beginning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uslims around the world; one based upon mutual interest and mutual respect; and one based upon the truth that America and Islam are not exclusive, and need not be in competition. Instead, they overlap, and share common principles — principles of justice and progress; tolerance and the dignity of all human beings. (See pictures of Obama in the Middle East.)

I do so recognizing that change cannot happen overnight. No single speech can eradicate years of mistrust, nor can I answer in the time that I have all the complex questions that brought us to this point. But I am convinced that in order to move forward, we must say openly the things we hold in our hearts, and that too often are said only behind closed doors. There must be a sustained effort to listen to each other;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to respect one another; and to seek common ground. As the Holy Koran tells us, "Be conscious of God and speak always the truth." That is what I will try to do — to speak the truth as best I can, humbled by the task before us, and firm in my belief that the interests we share as human beings are far more powerful than the forces that drive us apart.

Part of this conviction is rooted in my own experience. I am a Christian, but my father came from a Kenyan family that includes generations of Muslims. As a boy, I spent several years in Indonesia and heard the call of the azaan at the break of dawn and the fall of dusk. As a young man, I worked in Chicago communities where many found dignity and peace in their Muslim faith.

As a student of history, I also know civilization's debt to Islam. It was Islam — at places like Al-Azhar University — that carried the light of learning through so many centuries, paving the way for Europe's Renaissance and Enlightenment. It was innovation in Muslim communities that developed the order of algebra; our magnetic compass and tools of navigation; our mastery of pens and print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disease spreads and how it can be healed. Islamic culture has given us majestic arches and soaring spires; timeless poetry and cherished music; elegant calligraphy and places of peaceful contemplation. And throughout history, Islam has demonstrated through words and deeds the possibilities of religious tolerance and racial equality.

I know, too, that Islam has always been a part of America's story. The first nation to recognize my country was Morocco. In signing the Treaty of Tripoli in 1796, our second President John Adams wrote, "The United States has in itself no character of enmity against the laws, religion or tranquility of Muslims." And since our founding, American Muslims have enriched the United States. They have fought in our wars, served in government, stood for civil rights, started businesses, taught at our Universities, excelled in our sports arenas, won Nobel Prizes, built our tallest building, and lit the Olympic Torch. And when the first Muslim-American was recently elected to Congress, he took the oath to defend our Constitution using the same Holy Koran that one of our Founding Fathers — Thomas Jefferson — kept in his personal library.

So I have known Islam on three continents before coming to the region where it was first revealed. That experience guides my conviction that partnership between America and Islam must be based on what Islam is, not what it isn't. And I consider it part of my responsibility as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fight against negative stereotypes of Islam wherever they appear.

But that same principle must apply to Muslim perceptions of America. Just as Muslims do not fit a crude stereotype, America is not the crude stereotype of a self-interested empire.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en one of the greatest sources of progress that the world has ever known. We were born out of revolution against an empire. We were founded upon the ideal that all are created equal, and we have shed blood and struggled for centuries to give meaning to those words — within our borders, and around the world. We are shaped by every culture, drawn from every end of the Earth, and dedicated to a simple concept: E pluribus unum: "Out of many, one."



Remarks of Barack Obama in the Grand Hall of Cairo University on June 4, 2009

Tuesday, May 26, 2009

持咒改变神经电路

Sagittal Section of Human Brain

朋友有机会却犹豫要拥有个人咒语,主要理由是有了咒语或持戒就不可以破戒,而他没把握能自我控制到不破戒的程度。

放眼天下,谁又能自我控制自如呢?有这本领的,已修成正果,不会犯戒,可以不再在戒条上用心了。过了岸,还要船干吗?

就是我们这些还不能自律的人,才要勤修,才要持戒,才需咒语。

我们赋予戒条或咒语权威,目的在促使我们不要轻易犯戒,不是在制造罪恶感和恐惧。这一线分别,务必分辨清楚。

愤怒和恐惧是不健康的、有害的,务必排除这类情绪。

持戒持咒语,是为发展戒条与咒语所期待的善果。也为杜绝他们所摒弃的恶果。

我们持戒持咒时,会刺激某些脑细胞,会促成某些神经电路的发展,也会约束或切断某些神经电路的发展。某些电路的操作,表现为善行;某些则表现为恶行。戒条和咒语的选择,基于善恶的标准。

坚持修炼,则不断地把这些导致善行的电路发展下去,也防止或切断那些导致恶行的电路的发展。

意念集中时,所牵涉到的电路特别活跃,电路发展效果特别好。 不受理会的电路不受刺激,渐失能量,不会发展。久而久之,神经电路就被改变了,人格也因之改变了。

人类是生物进化的近期( 约200,000年)产物,人脑的进化,也可分新旧期,旧的沿袭兽脑,因为它本来就是祖先-包括爬虫的脑,新的较具灵性,是灵长动物 的大脑皮层(neo cortex)。修行时,应多刺激新脑,少刺激旧脑,这样,就有从兽性提升到灵性的功效。

上帝定下天律后,天律就代表了上帝。顺应天律,就是顺应上帝。人脑有极限,未必能了解上帝,也未必能了解自然。自然和天律是不变的,是有理无情的。

有情的是人。把情理融合是人的事,不是上帝的事。


修行是有科学基础的,科学家正在不断地发现,无论是有恒心地持咒或是深切的祈祷,都有可能提升人的素质,令人更合群、慈悲、平静与长寿。




Evolution of animal brains
Human brain was evolved from lower mammal brain which in turn was evolved from reptilian brain. Human beings still retain some parts of the old reptilian brain.
If we are in our brain, we have all living beings in us. Which part to manifest is our choice.


Saturday, May 23, 2009

亚庇 建国中学资讯大楼开幕为捐助百万元的丹斯里刘玉波立铜像

几年前,亚庇建国中学筹建资讯大楼时,丹斯里刘玉波尚在人间,一口气捐了一百万元,拿督余清守三十万元,学校当局献议为丹斯里立铜像,以 拿督的名字为大楼命名。

今年四月十七日,建国中学举办了隆重的大楼开幕兼丹斯里刘玉波铜像揭幕礼,丹斯里已千古,我适逢是刘玉波基金在亚庇市的唯一信托人,被邀主持揭幕礼。


见证揭幕嘉宾留影

玉波控股公司在亚庇同仁铜像前留影。中间穿白衣者即丹斯里义女苏珊娜。刘玉波基金的来源,即是玉波旗下的公司。


晚宴贵宾

林鉴校长。
教育界的朋友说,林校长除了吃饭睡觉之外,他的时间,他的心,都放在建国中学上。现在为教育而如此执着的人已不多了,像建国董事部这样知人善用的也不多了。

邱记

Monday, May 18, 2009

巴斯葛的赌博 Pascal’s wager

巴斯葛(1623-1662)是法国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早年认为几何学的方法是最可靠的,晚年转向神学,认为感性和理性知识都不可靠,只有信仰最可靠,它高于一切,强调直觉优于演绎,只有通过直觉才能洞察宇宙的真理。
巴斯葛曾以因果论来考虑是否要相信上帝,它的论证,叫做巴斯葛的赌博。证论的结果是以相信上帝为佳。简略地说,如果你相信上帝而上帝存在,你会没事;如果你不相信上帝而上帝不存在,你也会没事,但如果你不相信上帝而上帝存在,你可能有麻烦,可能要在地狱度过永生。所以,从逻辑角度来看,相信上帝对你有利的机会比较大。
这个论证,有个大前提:信者得救,得升天堂;不信者下地狱。
那是十七世纪人类的佼佼者根据当时的人类知识作出的推论。今天,认知科学已有可观的进展,感性、理性和直觉的知识的产生和人类大脑的那一部分的运作有关,已有初步的认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能够确认是那些神经电路(Neural circuits),在分别负责感性的、理性的和直觉的认知,并知道用什么方法,来促进这类神经电路的发展与运作。那时候,“洗脑”要改称“改脑”了。



邱辑

Saturday, May 9, 2009

结果轮对义务论(下)

一架载有两百多人的客机,失去控制,正朝向人口稠密的城市冲下去,已来不及疏散飞机将要着陆的地方的居民,而飞机着陆时,很肯定会有近千居民会伤亡。唯一可以避免这场伤亡的方法,就是马上炮击飞机,让他在天空爆炸。你会这样做吗?

#####

一对连体婴,如果不施手术把他们分开,他们就只有几个星期的生命;如果把他们分开,手术成功率很大,其中一个婴儿可以健康地活下去,另一个肯定会死亡。如果你是医生,你会为他们做分割手术吗?如果婴儿的父母不同意做手术呢?(先不理法律怎么说,一般上,法律要有道德基础)

#####

甲病人肯定会在一个星期内死亡,而他的心脏和肾脏,正合乙和丙病人用。乙丙二人如不更换器官,肯定会比甲更早死,而当时没有其他人可以捐出适合的器官。如果你是医生,你会取出甲的器官来救乙丙的命吗? 如果甲不同意呢?(先不理法律怎么说)

#####

盖世太保以十个小孩的生命要挟你透露间谍的身份和藏身之处,而你根本就不知道在你们中间有间谍。但你很肯定他不会相信你不知道,你也肯定,他会执行他的恐吓,把孩子杀死。你会为了救十个无辜的孩子的生命,胡乱指出一个人,任何人,是间谍吗?如果会,用什么标准来选择那人呢?

#####

飞机在山岭失事后,有好几个乘客生存下来。他们没有食物,走路无法脱险,拯救人员无法在两个星期内到达,到时人人都会饿死。如果把其中一个人杀了,他的肉,可以维持其他的人生存到拯救队到来。你会杀其中一人,吃他的肉吗?

*****


类似以上这些虚构的故事的事情,可以在真实生活中出现,挑战我们的道德立场。安乐死算是一个现代的例子吧?这类两难抉择,显示了道德标准的难以拿捏。难道道德标准是很随意的吗?

在西方,除了康德的道德规则,还有基督教的神诫轮,是属于义务论的。在中国,特别是儒家思想,也具有强烈的义务论倾向。 孔子认为“君子义以为上”,孟子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而汉朝的董仲舒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都是很明显的义务论者。

结果论在西方的最显赫的代表是边沁和穆勒的功利主义。在中国,有王充的主张“功用”,戴震则认为道德乃“人伦日用”。

道德上的尖锐相对立场,看来是超越文化的。

邱辑

Monday, May 4, 2009

结果轮对义务论(上)

飞行气球故障,飘向海洋,慢慢堕下;海里划游着饥饿的鲨鱼,飞行器上可以丢掉的东西都丢了,只剩下邱老师和他所带领的六个高材生。班德是六个学生中最胖的一个,他的体重,是任何其他一个学生的三倍。邱老师估计,只要把班德丢下去,飞行器就可以上浮,飘过鲨鱼阵,安全抵达对岸。

对邱老师来说,情况是极明显的,他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什么都不做,眼看飞行器掉到海里去,让七个人成为鲨鱼的食物;二是把班德丢下去,让他单独喂鲨鱼去。对班德来说,两个选择的后果都一样:给鲨鱼吃掉。

这是个老故事。古人照单全收。 现代人聪明,要问:为什么邱老师不自己跳下去呢?答案是:只有他会操纵飞行器,他下去了,还有后患。还有更聪明的人要问:为什么不推其他的孩子下去?故事是说班德体重惊人,丢别人,要丢三四个。

好,不要节外生枝,言归正传。如果你是邱老师,你会选择哪个方案?

选择把班德丢下去,你就是伦理学上的“结果论者”(Consequentialist);选择另外一条路,你就是“义务论者”(Deontologist)。结果论和义务论是伦理学上针锋相对的两大派系。

这两派的差别,可以用手段和目的来说明。结果论者认为行为的对错,决定于行为结果的善恶,即目的决定手段的正确与否。义务论者则认为行为不单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行为本身有它的内在的价值。比方说,杀人,不管为了什么,都是错的。

功利主义是结果轮之佼佼者,而最有影响力的义务论是康德的伦理系统中的“绝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 或“道德规则”。


邱辑

Thursday, April 16, 2009

伦理与道德有别?

约在公元前350 年, 亚里士多德说了这样的话:“美德,是牵涉到有选择、基于理性的中庸性格状态。它是“太过”与“不足” 的中庸。它是中庸,因为丑恶在被动与行动中比恰到好处有所不足或过多,而美德则寻求和选择居间者”。

这一意义上的中庸,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的中心思想。但他的中庸,不是单纯的走中间路线。他的中庸,是基于理性的。比方说,在懦弱与鲁莽之间的美德是勇敢。勇敢不只是避免懦弱行为如临敌退缩,它还须包括避免有勇无谋、不顾一切的冒险,比如启动毫无胜算、损兵折将的攻击。勇敢基于理性,在现实环境下,采取恰当的行动。

亚里士多德 和其他同期的希腊哲学家一样,主张一个好人,不是在于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采用某种道德律。他们认为一个好人要通过修行与学习,使到自己习惯性地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怎样行为。换句话说,好人要有好人的性格与倾向(character and disposition)。

近400年来,西方道德哲学家比较注重行动而不是人的性格,即注重人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人应该是怎样的。这之间似有一道沟,因此有人建议把伦理(Ethics)和道德(Morality)分开,(Ethics在希腊文原本来自“性格”)以伦理指古希腊的概念,而道德指现代的概念。

但反对这种吹毛求疵的分别的,也大有人在。

在东方,无论是印度还是中国,道德一路来主要还是讲如何做人、讲“行 ”、讲“知易行难”、讲修行。这和古希腊哲人所主张的较接近。近代的东方人在道德上是不是大受近代西方思潮的影响? 是不是也从伦理走向道德?从重“做人”走向重“行动”?从重“性格与倾向”走向重“理智的选择”?从重“教条”走向重“明理”?

不管怎样,千万不可以走向虚伪、说一套做一套、“明知故犯”。

邱辑

Saturday, April 4, 2009

是运气吗?

周末,哥儿俩一起吃过晚饭,到酒吧喝酒谈天,交换意见和信息。 喝着喝着,喝多了两杯。这样的事,常常发生。但他们是处世小心谨慎的人,不会放任自己,不会喝太多,不会喝到醉醺醺。自己知道喝得差不多了,就会停止,各自小心翼翼地驾车回家。

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每个周末都有。平常、普遍,不引人注意。

甲如常安全到家,洗澡更衣睡觉,隔天醒来,头有点疼,但无大碍。

乙也如常小心驾驶,几乎一路平安无事,但是就在他快要到家的时候,突然有个小伙子,冒冒失失在他的车前面越过马路,因为太接近了,来不及停车,把他撞死了。乙报了警,被扣留,在警察局过了一夜。隔天早上,他头有点疼,身体无大碍,不过,与甲不同,他肯定要面对喝酒驾车撞死人的刑罚。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甲乙两人的行为呢?在法律上,如果甲被发现喝酒驾车,他通常会被罚款,也许吊销驾驶执照一段时期。而乙呢?他很可能要面对几年的刑期了。

在道德上呢?也许法律反映了道德,我们也许会肯定乙的罪比甲的大。一个的行为,取走了一条人命,另一个人的行为,只不过是喝了稍微过量的酒而驾车,没造成其他的伤害与损失。

但仔细地审核,会发现令两者有这样大的差别的,只不过是一个冒失的小伙子,恰巧在那时越过马路而已。这纯属巧合。两个司机,都喝了稍微过量的酒,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其余的,运气而已。造成乙的法律上的严峻后果的,纯粹是运气;而运气,不是乙能控制的。乙,不管是在道德上或是法律上,须为他不能控制的事负责吗?

这就难免要扯到“动机”与“结果”上来了。甲乙的动机是一样的;在喝了稍微过量的酒后,他们都特别小心驾驶,以免造成车祸。没有不良动机。结果就各异了。

在法律上,在道德上,人们应该为动机还是结果负责?还是应该对两者都负责?如要对两者负责,分量又该怎样分配?

再追上去,就要扯到“自由意志”上去了。在西方,在基督教的教义里,上帝造了人后,赋予他“自由意志”,要人为自己所作所为负责任。今天,科学家开始质疑这个“自由意志”的概念。人真的有“自由意志”吗?以前说“先天 ”“后天”,现在分子生物学较发达,不说了,现在说“基因”与“环境”了。人的性格,由基因与环境共同决定。在这样的境况下,人有“自由意志”吗?“自由意志”是不是应该重新定义? 如何定义?人如果没有“自由意志”,人怎样能为他的行为负责呢?

所以,不要小看这个不起眼的虚构小故事,它肆无忌惮地冲击了法律与道德的一些基础。

邱辑

Thursday, March 26, 2009

嫌犯的两难抉择

甲乙两人,持刀抢劫。事发后被捕时两人身上被搜到武器,但没有贼赃。警察把他们隔离侦讯。

警员对甲说:“你指证他吧,这样他会被监10年,你可以自由出去。”

甲知道,身怀武器,是一年徒刑。他也知道,警察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打劫。他还知道,警察也正在对乙作出同样的献议。

他要考虑的是:“如果乙不认罪,我的最好抉择是指证他。这样,他会获刑10年,我得到自由身。如果他指证我呢?我的最好抉择,还是认罪、指证他,而获刑5年。否则,如果我不认罪,而他指证我,则我将获刑10年。” 因为两人都“不傻”,都在推理中得到同样的结论而认罪而各获刑5年。

可是,如果他们都坚持不认罪、不指证对方呢?他们将各获刑1年。

这个虚构的小故事,叫做嫌犯的两难抉择,是博弈论的经典例子。博弈论分析的,就是这类有明显的利益冲突的境况,以求得到比较理性的策略。这种策略,是让自己得到最大的好处,而可能出卖对方或与对方合作。对方可以是一个人,一个集团,一个国家或自然界。

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博弈论名词,大概是“零和博弈 ”(zero sum game) 吧?弈棋、麻将等属于此类,即胜方和败方的输赢,恰恰相等,其和为零。嫌犯的两难抉择,不属零和博弈,它的结局,可以是双赢、俱输或赢输(输赢)。

现代社会复杂,学点博弈论知识,对做人处事,观察人际关系、商场交易或国际关系,都有好处。

邱辑

Wednesday, March 18, 2009

赌徒的谬论

甲乙两人聚精会神站在轮盘前面,完全忘了外面的世界。

“不可能第六次吧?已经连续五次开出红的,再来一次的概率有多大?押黑!” 赌徒甲心想。

他的朋友乙的想法不同:“哗, 红正当红,我可不能错失良机,押红!”

谁对? 谁错?

甲的想法可能是:“开出红色一次的概率是1/2,五次连续开红色的概率是1/32,而连续六次则是1/64。” 这想法,在理论上可能是对的。但轮盘的设计不是这样的。我们先不要考虑它有一个“零”或是两个“零”的问题,单就轮盘没记忆,每次掷骰,“红”、“黑”的概率都是一样的,都是1/2。既然没有记忆,则平均律(the law of the averages) 不适用。要押“红黑”或押“大小”,概率都是1/2。 如果把“零”计算在内,则概率更小。但“红”与“黑”,“大”与“小”的相对概率,还是一样的。

乙的想法,大概是来自“好运来时,挡也挡不住 ”的少数经验,是没有统计基础的。

一般人心目中的平均律大意是这样:某种结局,因为它以往出现的次数比预期的少,它在未来出现的机会就会比较大;相反,如果它以往出现的次数比预期的多,则它未来出现的机会就会比较少。这是误缪的,但许多人把它当定律,因为它与统计学上的定律(Law of Large Number)貌似。Law of Large Number可以用这样的例子来说明: 投掷一个硬币10次,也许“头”在上的次数比平均数5次相差可能相当大,但投掷1000,则“头”在上的次数,比平均数500次,就会很小。投越多次,就越接近平均数。要注意的是,这统计学定律说的,是总体的事,不是个别事项;轮盘押注,是个别事项,两者形似而实异。把两者混淆当作一回事,可能会有麻烦,会输钱。

运气等同概率吗? 从乙的想法看,两者是不相同的。从上面的例子看,概率是约二分之一,乙心目中的好运气显然超过二分之一,要不然就不算是好运了。我们的“运气”的概念,一般上都不等于概率。概率可以计算出来,但不能用意志来左右。“运气” 是不能计算出来的,但似乎我们愿意相信它是可以左右的,超自然的力量可以左右它。也许出现次数比概率预期大的,就叫做“好运气”吧?大得越多,“运气”就越好。但出现频率比概率高,未必就是出于“运气”,它也许是出于一种尚未被发现的定律,而定律是一种预测或计算的工具。


邱辑

Wednesday, March 11, 2009

预测悖论

“犯人最迟将于下星期六前的临晨处决,但事先不知行刑的确实日期。”这样的宣布,对犯人应该是个坏透的消息,但诡计多端的积犯,心中却有令他宽慰的思维。

他这样推论:“如果我活到下星期五,就不可能在下星期六行刑,因为我事先已知道行刑的确实日期。因此,最迟会在星期五行刑。但星期五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若我活到星期四,我就会事先知道......”。这样,他依此类推,逐日往后推,最后推到现在,发现他不可能被处决。 因此,星期二当他知道要行刑时,他大吃一惊。

这是悖论还是谬论?也许两者都是。一段看似无暇的推论,却得到一个明显的错误结论,这不是悖论是什么?

被误认为真的假论点,就是谬论。这也是明显的谬论。

爱辩论是多数人的天性。个性强的人辩起来往往输不起,一输不起就越辩越勇,越勇就越容易掉进谬论的陷阱。常常掉进去而不自觉,还以为自己辩才无碍;或只为胜而辩。其结局,可能会和上述的犯人相似,严峻的,死到临头还不自知;轻微的,明明输了还死不认错。




邱辑

Wednesday, March 4, 2009

一堆沙悖论 (The Sorites paradox)

把一粒沙放置在一个地方,它不形成一堆沙;
加上一粒,成了两粒,也还不成一堆沙;
再加一粒,成了三粒,还是不成一堆沙……

如此一粒一粒加上去,加到了99,999粒,算不算是一堆沙?加到了100,000 粒,是不是一堆沙?

这是逐步增加的情况。逐步减少呢?

一个人,拥有满头秀发,也许有100,000根吧,拔去一根,这人就变成秃子了吗?当然不会!100,000根拔去一根,还有99,999根,还是满头秀发,怎会是秃子呢?
再拔一根,再一根,又一根呢?……..继续拔下去,最后会一根也不剩,而变成秃子了。很明显地,从毫无疑问的满头秀发开始,采取了一连串的小步骤,每一个小步骤本身都微不足道,而终于达到了毫无疑问的秃头的结局。每一个小步骤本身都没有造成此巨变的效应。我们能不问:这变化起於何时?

这个很古老的悖论,可追溯到古希腊逻辑学家Eubulides. Sorites出自希腊文soros,是"一堆"的意思。尽管它历史悠久,许多学者花了许多时间精力去研究,但至今人们对它还没有一致的解决方案。

问题出在我们的自然语言中的一些形容词的模糊性。不只是堆、秃两个形容词有这样的麻烦,其他普通的形容词如高矮、大小、贫富、胖瘦等等,都是模糊的,中间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把他们隔开。他们之间的差别,是程度上的差别。

传统逻辑的二值特性,应用到这类自然语言上的模糊词,免不了会有磨擦。为了更进一步协调两者,倡议发展模糊逻辑或其他多值逻辑,是顺理成章的事。

模糊逻辑 (Fuzzy Logic): 传统逻辑是二值的,即一个命题,只有两个“真值”,真的或是假的,没有第三个值。这种逻辑要求,对含有模糊词的自然语言,未免太苛刻。逻辑若要使用繁复的自然语言,似有放宽要求的必要。模糊逻辑最早应用在电子计算机上是为允许不准确性和有程度上的真值而设。真值被看作一个连续体,从0 到 1 的,1 代表真,0 代表假。中间的值数,代表程度上的真假,如0.8 代表“大体上是真的”,模糊逻辑对“人工智能”(AI)的发展极其重要,日常生活上的洗衣机和量血压器,多用到模糊逻辑。

喜欢批人说话不逻辑的朋友,请小心使用或干脆别用模糊词,免得自打嘴巴。

爱抽烟又爱健康的朋友切记这个悖论;想到要戒烟马上就戒,不要下不为例,因为你不知道抽到第几支烟时病发。

邱辑

Sunday, February 22, 2009

悖(Bei)论(Paradox)

(一)理发师的悖论

"在一个村庄里,有一位理发师,他只为所有不剃自己的胡子的人剃胡子”. 可能吗?谁为他剃胡子呢?如果他为自己剃胡子,那他就不只为不剃自己胡子的人剃胡子了;如果他不为自己剃胡子,那他就没为所有不剃自己胡子的人剃胡子了。

表面上看,这句话似很单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的内在矛盾,它的逻辑不可能性。

符合这这个描述的理发师,是不存在的,因为理发师不可能同时属于“剃自己胡子”和“不剃自己胡子”这两组人。

基于看似正确的假设,作出看似可靠的推理,但却得到矛盾的结果的,就是悖论。

理发师悖论的重要性,不在于它的内容,而在于它的形式。结构上,它与罗素悖论是一样的,那是一个在数学基础理论上非常重要的课题。

集合论(set theory)在数学上很重要;从哲学的视角,数、关系和函数,可以用集合论来完整无余地阐述而使数学建立在纯逻辑的基础上。一百年前,德国数学家/哲学家弗雷格(Frege)就曾尝试通过集合论来作算术的逻辑定义,当时的先驱们以为可以毫无约束地定义集合。罗素认识到其中的困难。他发现,有些集合,可以其本身为元素,有些则不能,如素数或质数这个集合,本身就不是个素数或质数。罗素提出"所有不是其本身的元素的集合"这个集合(the set of all sets that are not member of the set),是不是它本身的元素?在形式上,这个悖论和理发师悖论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断言没有这样的理发师,但如果我们说没有这个集合,那就等于把当时刚建立起来的集合论的基础炸开一个大洞!

罗素悖论清楚表明,当时的集合论的数学定义和处理出了困难。解决这困难,在于适当地限制集合的元素资格。集合论因而从朴素集合论进入到公理集合论。

我有意识地和悖论打交道,始于学集合论,而当时就是学罗素悖论或理发师悖论。我一直记得清楚的,而且时不时拿来玩玩的,是理发师悖论。至于罗素悖论,就有点模糊了。如果不是"温习"了一下,恐怕写不出上面那段文字了。不是因为老了,而是玩的东西好学好记,正经的东西难学难记也。

类似理发师悖论的例子很多,我们也许平时不小心身陷其中而不觉。如骗子说“我说谎” 或者骗子说“我是骗子”, “这句话是假的”,这类自指(self-reference)句,多有这个问题,大家要小心。

邱辑

Sunday, February 1, 2009

创业

这里讲的,不是年轻人开始一个新事业,如打一份工,或开一间花店。这里说的,是创立一个新行业。

数月前开始的金融海啸,几乎影响到全球各地,有人受重创,有人受轻伤,有人失 业。失业的正确出路不外找新工作或自己创业,但在受金融冲击的环境下,谈何容易?能够动动脑筋,创个新行业,倒不失为一良方。

不管是哪一意义的创业,都是困难的,尤其是创立一新行业,更须有创意。但如果你不是心怀大志,非要赚大钱不可,又肯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灵感的源泉,大约不会自绝於你。且看下面这个奇特的例子。

2008 年12月5日凌晨,某论坛出现了一个题为《我把自己的下半生交给网络》 的帖子。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帖子在当天便引来一百多人次的回帖,并很快被置顶。发帖人声称她是个25岁的北漂女孩,愿意把自己的后半生交给网络,由网友来 安排自己的生活。到了12月尾,该帖已被翻至100多页,回帖量也逼近2万,成为论坛最火的帖子之一。这个发帖的女孩叫陈潇,陈潇说:“你们来安排我的生活吧!”。 首次发帖时,她的文字感伤而有些颓废,甚至觉得“活着真没意思!” 为了让自己能够感觉到生命的意义,网友“我撕故我在”决定把自己的后半生交给网络,由全体网友来安排她的剩余生活,这样,她才能感觉到自己“依然有活着的价值”。

  这样的宣告令网友哗然。从12月5日起,陈潇就 开始依次完成网友们交给她的任务。第一项任务是网友“猎虎狼”提出的“做个胜利的手势拍张照片发过来”,很快,陈潇按网友说的拍了照片发到网上。第二天, 她一口气完成了网友交给她的5项任务:早上去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并拍两张照片;上午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门口拍照片;中午代替网友去一家过桥米线店吃一 顿;下午去上地环岛拍一张照片,还要奔往长城和好汉石合影一张。此后,她每天都在网友的安排下“充实地活着”,为网友送咖啡、买书,代网友品尝小吃、去机 场接人、看望智障人士……并把所有任务照片发布到网上。

目前,陈潇已在网友的安排下,完成了数项任务,包括拍照、接人、代人品尝食物等等,她也因此红遍网络,并获“netgirl”称号,红网论坛等国内知名论坛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转帖。

有人说她炒作。但我以为无论如何,陈潇的确向我们示范了创造行业的新构想。

如果不幸一些商业银行在2009步2008年投资银行的后尘,恐怕会有更多人会失业。陈潇不是为失业而创业,但她的构想,可以启发我们的灵感 。我们何不也来动动脑筋,尝试精明创业? 也许会撞出一个春天来。


我的脑筋已老化,不容易挤出新思维来。但我的经验还可以告诉我,我们身边有好些事没人去好好地做。有志于找碗饭吃的人,还是可以动动脑筋,把他们做好。举个例子:家里电供出问题,找个技工来修理,也许要等上几天,天天要听他我下午就来的“狼来了”…..水喉坏了…..屋顶漏了….你是不是也经验过一些苦恼?为什么技工不能铁定的告诉我们:我一小时后到你家,帮你搞定?年轻人为什么不想个办法,办好这样的事?

代人寄信、买货、送货、这类被降格为“跑腿”的事,其实也是正当职业,没什么卑贱不卑贱的问题存在。游手好闲, 做伸手将军才卑贱。

当废铁,废纸等有价时,亲自到各家各户去收购废铁废纸,也不失为一个可以维生的行业。同时也是对环保的奉献,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我已说了,我脑筋老化,想不出新把戏来。年轻人,你们来想吧。记得陈潇的一些特点;第一,她敢想别人也许没想过的;第二,她靠网友支持(要把事办好,合作是一个重要条件;竞争也许会害人,因为竞争始于良性,终于恶性);第三,除了不道德的事,她都愿做,不耻轻微,不嫌卑贱;第四, 你去想吧;如果你连这都不去想,你大概也不是创业的料。不如去耕田吧,沙巴正缺乏农人。


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