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28, 2023

Interactive learning

Why we must push KKHS E Interactive Learning. 1. Our motive to acquire knowledge is primarily our survival instincts and our ultimate knowledge is the skills for our survival and fulfilment of our desired purposes. We learn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skill and inculcate habits by interacting with our environments, inner and outer, to change our neural network structure to form long term memories that can be readily recalled for use. We form long term memories to learn how we interact with our environment. We pay attention and repeat our actions to learn skills needed for our survival and to meet our targets or satisfy our purposes and at the same time inculcate habits that may cause gene mutation to be passed down the generation to be an instinct. Knowledge can be divided into cognitive and behavioural. Knowledge includes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objects, processes and phenomena, to understand how they change in form and state to enable us to make good predictions and to use such knowledge to guide our actions to best fulfil our purposes. 2. Skills to be learned include socialisation, problem solving, better living and contribution to humanity, and learning method itself and how to inculcate good habits and not only second hand knowledge from books. What to learn in school can be categorised as a, to learn methods of gain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b, to learn how to live with others as our peers who cooperate and compete with us and c, to inculcate a life long learning habit. 3. These are the main categories we must teach our future generations in the best way available. Unfortunately we  were spoon fed in our generation and we must not continue this in dealing with our future generations. The disadvantages of spoon fed teaching are it hampers the student from developing their own thinking skills and learning skills and at the same time demotivating students to learn by themselves without a teacher. At the end, students cannot become indepedent  lifelong learners, because they have never been properly taught how to learn by themselve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of a teacher is to teach students to fish, not to give them the fish. As such, we must shift to interactive learning. 5. In interactive learning, teachers facilitate and learn together with students. Teaching materials may be pre recorded and broadcast and teachers may facilitate students who discuss among themselves to fully assimilate information imparted. As such teachers live with students who are generally one generation away in a closed community to learn living with others having different opinions and experiences of life. 6. We are, in our E Learning Project, providing not only on site interactive learning facilities, we will and must also provide on line interactive learning facilities. This will break down the barrier of space and or time and allow learning to take place at all time and in all places convenient to the students. Not only that, having learned with what are provided, some students will proceed with the facilities to further  learn from other sources available to them. Such students may impart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o their peers and teachers thus widening the scope of sources of learning methods and  materials. Students and teachers and a wider community will then be living and learning together on line. 7. Each individual is a self or an automaton. An automaton may be a community of individuals at a higher hierarchy. An automaton can learn as an individual does. An individual learn knowledge and skills by inculcating habits and a community learn and act to form a culture or a civilisation. Individuals learn to manage their individual affairs including managing their thoughts in earning a living, personal moral and institutional laws as well as aesthetics in managing emotion. Community learn politics, which requires the management of coordination,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 peers at all levels of social hierarchies to optimise available resources to improve our living conditions more equitably in an environment that is  conducive to us and in sustainable ways for our future generations. 8. AI is knocking at our doors now. ChapGPT etc are examples. We must take advantage of them in our E Learning Program. 9. Both our major feeder schools are providing E Learning facilities. We must now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m and tertiary level education and the job market. We must prepare our students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at is foreseen to change their  ways of life more drastically them the internet has changed ours. 为什么我们应该积极推动电子互动教学? 1. 学习知识的动力是生存本能而终极的知识是人类生存与美好生活的技能。我们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改组我们的脑细胞网络,形成对应与环境互动的容易回忆的长期记忆,而学会一种技能并养成一种习惯。这种技能有两方面:认知与行为。知识包括认知某种现象,流程或个体,明白它的来龙去脉,并能够预测它的变化,且能熟练的应用这些知识,去尽量达到我们的目标。知识是从我们不断的互动的累积与沉淀而来的。  2. 求知包括学习解决问题,社交,改进生活和贡献社会的技能,学习方法,和培养好习惯而不限于学习书本知识。学校教育应该包括这三大方面a. 学习求知的方法。 b. 学习与人相处时如何管理分工合作与竞争的思维与情绪。 c. 培育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3. 这三方面是我们应该在学校以最有效的方式教育我们的后代的。不幸我们这一代受的主要是填鸭式的教育,我们的缺陷,不应该延续下去。我们应该给我们的下一代我们想要而得不到的,而我们有能力给他们的。 填鸭式教育妨碍独立思维与自习的意愿与能力的培养,以至于不能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老师应该授人与渔,而不是送人予鱼。教学生抓鱼,不是送鱼给学生。因此,我们有必要推动互动教学,教与学并行。 4. 在互动教学的环境里,老师的角色是引领和促进学生的互动学习,并与学生一起学习。教学材料可以由别人准备好,然后广播予学生与老师在课室里一起研讨,这样学生更易吸收互动中的所学。 老师与学生两代人生活在一起,学习怎样处理对方的不同经验与意见,本身就是一个要学会的经验。 5. 我们的电子教学项目,不单提供科室的教学设备,我们同时提供线上教学的设备。这可以让学生在方便适当的地方和时候学习。也提供了一些比较前沿的学生,寻找更多学习材料的机会,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这样,学生,老师和一个更广大的社群,可以在线上一起生活与学习。 6.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自我(self),一个自动个体( automaton),一个自动个体可以是一个细胞,一个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团,国家,或整个人类。每一个自动个体都可以像个人那样,在与他的内外环境互动而求知。一个个人学习管理他的个人的思维与情绪,养成习惯,作为技能来维持生命或活得更有价值。同样,一个社团,整个人类,也可以学习求得人类生存与生活的技能,形成文化与文明。人类,社团,需要学习如何管理个人间和团体间的分工合作与竞争,不断优化各阶层的义务与权益分配, 并兼顾不同时代的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权利,有意识的关注可持续发展,以确保人类有前途。 7. 人工智能已在敲我们的门了。ChapGPT是个例子。我们必须关注它,和它的同类,把它们纳入我们的电子教学项目里。 8. 我们的主要feeder schools 都在提供电子教学。我们不能落后,我们必须作为连接他们与大专教育与职场需求的桥梁。我们必须培养我们的学生,准备他们迎接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因为它会导致翻天覆地的生活方式的变化,要求互动的新良方,新技能,尤其是人工技能。 邱陶正 2023年4月

Sunday, June 3, 2018

忆母亲

十年了!母亲逝世已经十年了!

每一年的今天,对母亲的思念特别强烈.我们兄弟姐妹四人,都会在这一天互相提醒这个母亲逝世纪念日.而今年,我们的大哥已经不在了.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与母亲同在.

母亲对我的一生有不可言喻的影响.她是我奋斗的目标,我学习的榜样和生活上的指引.母亲只受过小学教育.可她的自学和好学精神,令人钦佩.她29岁守寡.父亲当年返乡探访祖父母,并把大哥带回乡,打算让大哥留在中国读书.谁料父亲竞病逝家乡. 那时候,我们小的三兄妹,最小的妹妹不到一岁!!二哥和我也不过五岁和三岁而已.

母亲养育我们的艰辛,可以想象.她被逼继承父亲的小生意.她白天工作,晚上也得工作.她会裁缝,晚上是缝制衣服的时间.我几岁大就学会帮母亲 “锁纽门”和缝纽扣;也学会了绣花做枕套.洗衣服,洗碗碟茶杯也是我的工作.记得有一次我在洗哥哥的校服裤子,一边洗一边哭了 起来.因为裤子浸了水太重了.那时我不到十岁.我不敢让母亲知道,因为我也曾看到母亲一边做家务一边流泪.

因为家穷,母亲特别节俭.她是我认识的人之中最早实践环保的.她珍惜纸张.写字的白纸一定两面用.旧报纸用了又用.先用来写字,做计算,记录,写书法, 再用来铺橱柜或包装物品.缝制衣服剩下的碎布,她绝不浪费.她用来做被子.她一生做了几十张被子.分给儿孙或亲友.可以补的衣物,她一定不放过. 衣服,手袋,旅行袋等她都“补救”过.她用水更加节省-洗米,洗菜,洗杯,洗碗碟一定省水.冲凉也十分小心地用水.这是她从小养成的习惯.因为三,四十年代的仙本那缺自来水,家家户户用的是井水.到了有自来水的年代,他们发现水带咸味.所以大家习惯喝井水和 “天花水”.( 雨水 )

母亲十分重视家庭乐.她时常挂在口上的一句话是:我们是快乐家庭. 她强调孝悌.对长辈要尊敬—她对祖父母和外公外婆的孝顺是个好榜样.新年期间,她要我们记得向长辈祝贺.兄弟姐妹之间必须友爱.她说: “大的”要爱护 “小的”, “小的”要敬重 “大的”.在家里, 早晨起来见到家人都要讲 “早啊” 有时她会故意说广东话 “早晨”. 离家出外必定对家人交代一声:我出去了.回到家里的第一句话: 我回来了!她培养生活上的细节,几十年来如一日. 而她的教育方式,是以身作则,从不必打骂.

有人说她思想保守,因为她毕竟是封建时代走过来的.她与父亲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成婚那天,才知道她丈夫是什么模样.在我结婚的前一天,她吩咐我记住的话至今还留在脑海里:三从四德;做个贤内助.在仙本那,她是有名的 “和事佬”.总是劝人(结)合不劝人离(婚).

母亲常常劝我们说话不可太绝.要顾全大局,要 “关后门”( 要留余地).她以助人为乐. 常常说: 助人为快乐之本.又说: 人之有恩于我也,不可忘也;我之有恩于人也不可不忘也.她对我们兄弟姐妹的教训也包括了: 男生要有志气,要争气;女的要伶俐,要自爱.还记得我十岁那年离乡背井,与妹妹(她那时只八岁)坐船去山打根求学,每一个星期一封家书,从不间断. 母亲信里的内容我都不记得了.唯一谨记至今的是母亲每一封信最后的嘱咐: 祝你们( 姐妹)自爱! 母亲把年纪尚幼的我们,送去山打根念书,实在是不得已.因为当时仙本那没有小学会考考场. 六年级生必须往斗湖或山打根参加小学会考.当年上六年级的只有五-六名男生,没有女生. 母亲在多方面考虑之下,才决心让我们小小年纪就离家往外地读书.记得我们姐妹想家的时候,泪眼相看,抱怨母亲这么忍心,让我们寄人篱下!让我们时时静静地唱顾媚的那首歌:母亲你在何方?

有时我们所做的达不到母亲的要求,有时哥哥有叛逆的行为.母亲会自我责备,说:是我教子无方.有时她会静静地哼出充满哀愁,极为伤感的歌.从母亲的歌,我体会到母亲的辛劳,她的寂寞,她的痛苦,还有她对儿女的期望.小学及中学时期,华文老师往往出的一道作文题目是: “我的志愿”.很多同学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志愿都在改变. 而我,从来没有想过立大志.从小,我只知道我要努力求学,以完成母亲的愿望—做一名教师.母亲自己想当老师的梦想无法实现,因此我的志愿就是完成母亲的心愿.后来,我和妹妹都当了老师,在教育界服务三十多年,直到退休.

我们常常说: 终身学习.从母亲身上,我能看到 “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她在学堂里才念了几年书, 可她对名句,诗词,古文,古训的了解令我钦佩.虽然年纪大了,母亲还一直保持每天看报纸的习惯.她也会记下她读过的好文章,作为教导我们的材料.在仙本那,她曾任中华商会妇女组主任,福寿股负责人,她曾代表仙本那参加全州中华商会 的联合会议.她对女童军的贡献可不少.她任仙本那女童军总监十年以上.为了成为女童军的楷模,她三四十岁才开始学习骑单车,结绳,烹饪,唱游,爬山.我看着她那略胖的身体,骑在脚踏车上,摇摇摆摆,东歪西倒地学习,勇敢地接受挑战,真有无限感概.母亲鼓励我们兄弟姐妹参加童军活动,参加红十字会,学习服务社会,建立团队精神.她教我们牢牢记住的格言是:日行一善.教我们要做 “好人” 和有 “良心” 的人.母亲也曾在红十字会,教会,商会福利部,华小和华幼服务多年.她得奖无数.早在英属殖民地时代,她获得英女皇封MD;马来西亚政府封赐 BK,ADK;并荣获全国杰出妇女奖,模范妇女奖,模范母亲奖以及沙巴模范妇女奖.

母亲极有人缘.她生来就会关心人,爱人. 亲友找她解决问题,她一定尽力帮忙.她能记得别人的苦难和处境,能原谅别人的过错.每次见到亲友总不忘问候他们的家人,孩子的课业或事业.与人相处,她会让人有亲切感,她也是众人倾诉心事的对象.有一年,我与母亲去纽西兰参加妹妹的毕业典礼.她认识了当地的香港华侨夫妇.相处十分融洽,不久收他们为谊子谊媳.在香港,我好友的弟弟是她的谊子; 在新加坡,山打根,斗湖和仙本那,她都有谊子谊女.不过,母亲也明白 “相处难”的道理.到别人家作客,相聚几天她就要离开.她认为住久了会令大家不方便.她怕令人生厌.她口头上的说法是: 久了会发霉!这是她的一套理论.

真正与母亲在一起的日子,是从我出生到小学毕业前的那十年.其后,我升中学,大学,工作,结婚,与母亲聚少离多.可是在感觉上她无时不在,无所不在! 以前靠书信联系,后来是用电话. 每当我最需要她的时刻她必定出现在我身边.例如我的第一个孩子出世,情况十分危急.她马上放下工作,赶来协助.孩子们有病痛,她无惧舟车劳顿,不怕长途跋涉,抽空前来打点一切. 母亲六十来岁健康开始出现状况,时时须看医生.但她为了怕给我们麻烦,担心我们花时间在她身上,总是自己去解决问题,自己安排交通,自己找医生,自己按时吃药.她的双脚和膝盖有时肿有时痛,她总是默默忍受.自己包扎,自己买药,自己涂药.她总是报喜不报忧,说她没事.实际上,她正需要我们的关怀,照顾和爱!我对母亲的付出实在太少了!我没有好好孝顺母亲,没有好好陪伴她照顾她!母亲啊母亲!想到这里,真是百感交集.难过-惭愧-自责-后悔- -有什么用? 母亲她已经不在了.

我最难忘记1974年的5月,母亲与我在新加坡机场的一幕.当时我怀着几个月的身孕.我们那时乘自动梯进入移民厅.我挂着的背包不小心滑下掉在梯级.母亲就在我身旁,她马上为我检起背包.她忘了她站在电动梯上.结果她滚了下来,情况十分危急.幸好地勤人员马上中止电梯操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母亲的脚擦伤了,膝盖也受影响;好一段时间才复元.两年后,母亲在香港做背脊骨刺手术.因为妹妹在关丹生第一胎,医生说要开刀.母亲知道了,在香港医院休息了一个星期左右,就只身由香港飞往吉隆坡再乘车去关丹.今天,回想起来,都会感到害怕: 一个老人家,刚动了手术,一个人乘飞机到那遥远的异乡,如果不是爱的力量是做不到的!母亲为了她的女儿,不顾自己,忘了自己!没有自己!这就是母亲!

我们老是觉得母亲坚强,独立和乐观. 实际上她是十分善感的.她时时想念我们,担心我们,她甚至会挂念她的孙儿孙女.每年母亲生日或是母亲节,她会守在电话旁边,等待我们的声音.我们寄去的生日卡,母亲节卡,她一一挂在墙上,给自己安慰,也叫人欣赏.我们寄给她的照片,她翻了又翻,百看不厌.如有亲友来访,她会一一给他们讲解..母亲十分支持我们的事业.举凡我策划的学生活动,她总是鼓励有加.我在佳雅师范学院执教,所做的各项宣教活动,下乡活动,讲座会,生活营,都得到母亲的赞赏.2001年,在我进行下乡服务时,母亲因盲肠开刀,进了斗湖中央医院.手术过后,她一直留在深切疗养室.我绝对没想到母亲过不了这一关.我要把 “三合一”的活动向她报告,与她分享.可母亲不能等待了. 我从丹南, 根地咬赶回亚庇,飞往斗湖,匆匆到了医院,看到了病床上不能动弹的母亲,靠着氧气筒来维持生命,看到那哭肿了双眼的大哥,.我知道我回来太迟了.我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没有机会听母亲说话,没有机会向她说话.刹那间,觉得什么都没有了.

母亲出殡那天是一个阴天的早上.仪式进行时, 一阵细雨添增几多哀愁.天, 也在哭泣!我,真不信母亲这样就走了. 我,太叫母亲失望了! 我没让母亲听到我要讲的话: “ 我今年退休,我可以多陪母亲过日子了! “ 母亲她却不给我机会! 这是多么残忍的事实!是的, “ 子欲养而亲不在”,叫人心酸!我已无法挽救!

母亲没有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是,她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一生勤俭,对长辈极尽孝道,对有困难的亲友必尽力帮助,而对社会也献出一份力量.她为他人的问题牺牲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她以儿孙的幸福为她的幸福. 她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永远都是!我知道母亲会一直被放在我的记忆里,她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恩,我要化为一股力量,让我勇敢,健康,快乐地活下去.

2011. 8 . 1


补记
1. 母亲鼓励我们的话: “人穷志不穷”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2. 当年我们年纪小,母亲让我们离乡背井到山打根求学,其中一个原因是仙本那时时有海盗侵犯,治安十分不好.
3. 母亲的好学- 她曾经参加夜间英文补习班.从小学英文读本开始学习.当时她的同学之一有曾任州元首的敦沙卡兰.
4. 每年新年或重要节日,母亲必尽力想法寄钱或一些日用品回乡.当年交通不便,汇钱回中国不是简单的事,可母亲做到了.她把困难一一解决.为了家乡的亲人,她真费尽心血.
5. “三合一” 指的是三项活动同时进行.—生活营/ 活泼教学 / 文艺晚会


康玉玲 (2/6/2018)
我生命中的贵人

我生命中最不会忘怀的恩人有三位。

叶国芳(仙本那)

两岁就没有父亲的我,有幸遇到痛惜我照顾我的长辈,教我终身不能忘怀。叶国芳是其中的一位。仙本那的国芳伯,是位慈祥善良的老人家,从中国飘洋过海来到仙本那找生活。那是个十分贫困的年代。他能做的只是小贩小生意。
1956年我上小学了, 那时我才六岁。早上在学校,下午做了简单的家务,就空闲了。那时候,没有补习,没有课外活动,学琴学画更是想都不必想的。我们一班小孩,只好到处去野了。我们喜欢去附近的巴刹走动,东看西看,玩跳飞机,橡皮圈,小石头,摆家家酒,学歌舞剧团的表演。每次我经过国芳伯的小摊位,他总会招我去他身边,一定找点零食让我带着:几粒花生米,几粒糖子,几个肚脐饼,都叫我好满足了。
国芳伯的妻子,我称她做” “妈妈“。 她曾在我家帮佣一段时间,可我不记得有多久了。母亲独自支撑一个家,为店里的生意忙,有时实在无法照顾我们四兄妹。而我自小最爱哭,每次一哭就不可收拾。这时,来陪我,哄我的是“妈妈”,她会把我用沙龙布包着,绑在她的背上。一面摇一面漫步。“妈妈”成了我们难忘的亲人。空闲时,我和妹妹时常往“妈妈”家里跑
国芳伯在巴刹小生意大概不是挺好的,“妈妈”也需要出外打工来增加收入。她也养鸡养鸭,种菜种水果。又会为人念经,为小孩“喊惊”,拜神祈福,也会“落茼”。国芳伯会一点武术,也收过徒弟跟他学习。记得他打功夫时整间板屋会摇动,而他的叫喊口令声也无比响亮。
10岁那年,小学六年级的我转校去山打根启华。每次放假回家,我一定去探访国芳伯和“妈妈”,我们有机会享受“妈妈”为我们准备的美食。她的烹饪技术让我回味不已。有时我们征求母亲的同意,去他们家住一两天。他们租来的山芭,在小孩子的心目中,是很宽阔的。有不少果树,有鸡鸭猫狗小鸟为伴,一点也不寂寞。我和他们唯一的女儿木英姐,也成了莫逆之交。


陈昌盛(山打根)

1957年,母亲把我和妹妹送去山打根念书,寄居陈昌盛家。后来他收我们为契女。他自己有四个儿子,年纪都比我们大。而契母一直是孤单的,因为她精神状态欠妥,却没有做完善的治疗。在五十六十年代的山打根,没有心理医生,没有神经科专家。契母就这样孤独寂寞无助的度过可怜的一生。
契父家可说是“人口”众多。契父心地善良。凡有困难的亲戚找上门,他一定加以协助。有一位我称为舅公的,就在契父家住到终老。另外有表姑一家母女三人,表姑丈去世了。他们从遥远的丹南,来投靠契父。还有,好几位远方的亲戚,为了找工作,也来山打 根契父家寄居一段时期。
契父是政府医院的医疗人员。我和妹妹原以为他是医生。因为当年他穿着整齐清洁,皮鞋擦得发亮,讲话说一句是一句,走路一步一步非常稳重,做事极有条理,很有威严。那时,我们姐妹都不敢接近他,在他面前不敢多讲话。契父也参与社团活动。曾任山打根平民剧社主席十多年,他也是四邑工会和其他工会的积极分子。契父给我的印象是:善事不怕多做。
与契父相处五年,有几件事是很少人能坚持地做的。
1. 当年交通和资讯并不发达。山打根与仙本那的联系全依赖船运。没有路上交通,更无航空联络。契父了解母亲想念儿女之苦,就规定我们姐妹每个星期写信回家。不管会不会写,有没有话要写,姐妹俩每个星期都要写信给母亲报平安。这时契父催促的。
2. 契父为我们订购课外读物。他主要订了《小安琪》,《小圆圆》《儿童乐园》。相信契父不太会选购适合我们的书和刊物。那时候这类书比较适合初小 的学生。还好,寄住的一位远房表兄,迷上了金庸的武侠小说,每个星期一定买一本金庸作品。一小本大概是一个篇章。
3. 契父时时以我为荣。想当年(1958)我进入启华小学,第一学期就考得第一名。契父十分高兴,笑容满面,向亲友们赞赏我。比他儿子有好成绩更开心。考试期间,用功读书的是我,辛苦的是契父。因为每天早上五点,我们的“闹钟”就会准时响起。契父会这样叫醒我们,“阿玲阿珍,起身了,起身读书了。”没有契父的督促,我们就肯定不会早起读书了。
4. 小学和初中,都在契父的照顾下度过了。高中二那年,为了转校,往亚庇中学读书,契父可伤了脑筋。他担心我在亚庇的住宿,对新环境的适应与否,以及奖学金的转换- 从山打根转去亚庇。为了我,他也为我花了不少心思和精神。


曾贵和(亚庇)

在启华六年级,我认识了生命中第一个好朋友- 曾道英。小学毕业后,我们一同进入中华中学。同窗多年,建立了无可言喻的友谊。然而高二那年,道英一家随父亲搬家去亚庇。我们情同姐妹,天天有说不完的话,分离是多么难过的事呀。我劝她留在山打根念完高中,她则劝我去亚庇与她一同完成高中。她告诉我,亚庇中学那时有足够的师资,和完善的设备。好朋友的父亲曾伯伯,把转校的好处,升学的状况,给我们作出详尽的分析。于是,高二这年,我做出了关键的决定- 转校。
母亲和契父商量的结果,也支持我的转校要求。
在亚庇,全赖曾伯伯,解决住宿的大事。曾伯伯有八位子女,又收了两名侄儿,再加上我,真是一个大家庭。我最难忘的是曾伯母。她是一位能干,勤奋,善良的家庭主妇。她像是有无穷尽的精力,把家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从早忙到晚而毫无怨言。洗衣煮饭打扫之外,还要给孩子们缝制衣裳。她的手巧,女红是一流水准,她的创意,真叫人惊叹。她是绝对让人钦佩的模范母亲。
曾伯伯在政府海关部门服务,几十年的努力,建立了一定的声望,退休前几年,他得到政府的“拿督”头衔,是肯定他在工作上的成绩。曾伯伯学识丰富,有宽广的视野,他时时与我们讨论问题,分析时事,听他一席话,往往能增广知识,得益不少。高中毕业后,我和好友一同申请了政府奖学金,前往香港中大,大学毕业后,入教育系进修一年,走上了教育行列。

康玉玲 (2nd June 2018)


Saturday, February 26, 2011

读 吴建民的 “ 来一场生活方式革命”

二零一一年二月十五日 “亚洲时报”转载了吴建民的 “ 来一场生活方式革命”,谈我们现在应当如何生活.吴氏认为 “今天的世界正处在三大革命的前夜:新能源革命、新产业革命和新的生活方式革命”,而 “会出现一场新的生活方式革命”的 “道理很简单,这是因为一大批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崛起,他们的人口占到世界人口的一半。而目前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全球范围内看,大体是西方创造的。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它浪费的资源太多了”。

我相信,很少人会反对吴氏的这一说法.几年前,人类的消费,已经到达了地球的极限.人类消耗的资源,已超过地球循环能力的四分之一.换句话说, 人类这寄生虫,已在朝着杀害母体的路上走.现在亚洲人的平均消费,远远比不上欧美人.如果亚洲人的人均消费,追上了欧美人的话,全人类的资源总消费量,会大大的超过地球的负担能力.我们如果不来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减低资源的耗费,我们子孙后代大概会没命,除非科技能突飞猛进到能在地球有能力负担的情况下,制造我们所需的大部分消费品,包括能源与粮食和维持适合人类居住的地球环境.

说人类是寄生虫,许多人也许不同意.寄生虫有个特点,就是它须寄生在一个母体上,离开母体,它就不能生存了.试问人类目前能够离开地球而生存吗?如果不能,人类就是地球的寄生虫. 因为”寄生虫”是个贬词,我们不喜欢,不肯自认为寄生虫.恰恰就是这种心态,害了我们,使我们为了生活,肆意掠夺地球,破坏地球,而没有警觉到,破坏地球,是在绝我们子孙的路.如果我们肯自认是寄生虫,我们对地球,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态度,我们会进而爱护地球,如寄生虫一样对待母体,我们在地球上,或许还有未来,还有希望.

  吴氏提到”北京的堵车现象”,说 “今天北京堵车可能是全世界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并问 “这难道是注定不可避免的吗?” 比起北京,亚庇是个小城镇;亚庇的堵车情况,也令人担忧.亚庇的堵车,是城市设计和市民生活方式的亲生儿,但是我们把他当弃婴.弃婴会变成野孩子,变成流氓,那时,我们会生活在他的阴影里.我们也应该问 :” 这难道是注定不可避免的吗?”

 吴氏提出的革命方案是 “我们的生活方式应当争取做到“三有利”: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他人,有利于子孙后代。如果做不到三有利的话,至少要做到三不损害。” 在文章的结尾,吴氏语重心长地说, “转变生活方式,人人有责。我们必须选择一种不损害环境、不损害他人、不损害子孙后代的生活方式。这个要求并不高,是可以做到的。”

“有利于保护环境” 就是我们熟悉的”environmental friendly”. 沙巴环保前辈,大约在三十年前,就已开始大声呐喊,但听者渺渺;十几年前,在丹麦政府的资助下,亚庇市政局/厅,推动了好几项有利环境的工程,包括垃圾回收,垃圾再循环,泊车管理,使用购物袋,少用塑胶袋,无垃圾活动, 可持续发展…等等,但支持率不高. 亚庇市政厅还计划了 “无车日”,但市长在评估了市民的反应后,终于放弃了这个计划.有趣的是:同一年,曼谷举办了这一活动,首相还骑了脚踏车招摇过市.是因为曼谷堵车情况比亚庇恶劣? 还是曼谷市民比亚庇市民更具有利环境意识? 还是 “民意”和 “民主”战胜了市长的前瞻性? 无论如何,我们却因此而朝破坏母体更多走了一步. 今天的情况,在环保意识上,已有进步. 垃圾再循环,制造酵素, 少用塑胶袋…也比较普遍的被接受.尤其是年轻人,环保意识尤其高涨. 但交通和泊车,则情况越来越恶化.

“有利于他人”说来动听,做起来会比较难. 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 因为这不是我们的基因的本能,我们要做到这点,必须控制基因的本能.根据进化论者的说法,基因的第一个本能是传种,第二是生存. 为了生存,生物体有时要损人,有时要利人.只有在利人时是利己的,才符合基因生存的本能.利人而不利己,就不合基因的生存本能.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於他有能力克服基因的本能.但这种控制,需要通过教育来促成.要达到 “有利他人”,必先要加强教育. 在这方面,亚洲人也许会比欧美人容易做到.在大部分亚洲人的基因里,一个控制脑细胞的基因,造成这部分亚洲人重集体利益多于个人独立.这一脑构造与功能,会令这些亚洲人更容易接受 “有利于他人”的生活方式的教育.

“有利于子孙后代”. 上面说过, 基因的第一个本能是传种.有利于子孙后代,符合基因的第一个本能,这一方式,只要有人大力推动,实践起来,应该不会太难吧? “可持续发展”,这一欧美人首先提出的概念,其实说的就是 “无害于子孙后代,”只要从他的消极面,转到积极面, 就是 “有利于子孙后代”了.


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先大力推动第一项和第三项,因为阻力会较小.然后在这两项的成功基础上,以他们为理由之一,来推动第二项,这样,可能会比较容易落实,因为这样做,会减少不合基因本能的阻力.

二零零八年的金融危机的后遗症,造成这几年的经济不振,失业率高攀; 今年的恶劣气候,可能造成粮食恐慌,这种刺激,受害人当会意识到,我们已不可能维持欧美现在的生活方式和水准,是时候停止做美国梦,重新评估我们的生活方式,选择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重新评估古代东方的智慧“各取所需”的现代意义.


东西方人对独立与相互依存的文化取向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2005 至2010)鲍德温 瓦伊(Baldwin Way),最近发现了东方人与西方人后裔的一个影响他们的大脑功能的关键性的遗传差异;引起了一系列的后续研究。瓦伊复审了基因控制大脑的血清胺(serotonin)系统的过去研究,发现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后裔在血清胺转运体基因(5 - HTTLPR)调控区显示差异分布变化。根据不同的两个等位基因组合形式,5- HTTLPR基因的型类有三种,可以简写为短-短,长-短和长-长型类。他发现三分之二的东亚人拥有短-短型类,只有五分之一的美国人和西欧人拥有它。这种差异出现在多个研究中,是个巨大的,高度可靠的差异.

血清胺系统,尤其是这个基因,关系到社群情绪的敏感性。例如,在一项研究中,拥有短-短型类的儿童被证明患抑郁症的风险较高,但只是当他们缺乏社群支持的时候;而拥有长-短和长-长基因型类者患抑郁症的风险则不受社群支持的影响。另一项研究发现,生长在缺乏支持的家庭, 拥有短-短基因型类的个人倶有最大的忧郁症状,而生长在充满支持的家庭里,拥有短-短基因型类的个人,具有最少的抑郁症症状,而拥有长-短和长-长基因型类的个人则居其中,无论他们的家庭富于支持与否。这些结果表明,拥有短-短5 - HTTLPR基因型类的人更依赖社会环境的质量,而这些人很可能对一般的社会环境更为敏感。

在“符号物种:语言和脑的共同进化(1998)“ 里,迪肯(Terrence William Deacon)认为,语言是因应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而进化(和继续进化),而不是大脑因应语言而进化。他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表明,语言的进化比大脑更迅速和容易,而语言一代又一代的进化,几乎总是使两三岁的孩子愈来愈容易学习。

迪肯学说可以写作:伟大概念具有影响力和持久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契合于人脑的结构和功能。

根据迪肯学说(Deacon doctrine),普遍拥有短-短5 - HTTLPR基因的东亚裔人士暗示,他们可能拥有那种令他们倾向于相互依存的神经化学,并在该地区建立起一个这样的文化价值或持久的伟大概念. 如果你的幸福往往是依赖于他人如何对待你,那么你一定会较喜欢一种鼓励他人以你的幸福为优先的文化。与此相反,在西方.这种基因类型的相对缺乏,导致人们倾向于创造一种注重独立和个人成就的文化。

迪肯和瓦伊的学说,还很年轻,还需要经过考验.但我们可以这么说,他们的学说,为大部分东方人在群己关系中,重群体利益多于个体利益,而大多数西方人,则重个人独立与个人成就,提供了脑神经层次上的解说.

这种差异,应该看作是相对的.就是说,大部分的东方人比大部分的西方人更侧重群体利益,而大部分的西方人比大部分的东方人更侧重个人独立与个人成就.用这一观点来观察和解释许多东西文化上的差异,倒是很有趣的.

一些西方政客和谋略家,大力向全世界推销他们版本的民主与自由,而在前苏联的成功和在亚洲的失败,大概就是因为东西方人这个基因的差异吧?.东方人版本的民主,看来要建立 “个人利益,建立在群体利益”的基础上,而不是个人独立与成就的基础上,才符合东方文化,符合大部分东方人的脑神经结构和功能.

邱转播

Saturday, March 27, 2010

安度熄灯日

3月27日被定为熄灯日,报章为了尽其环保责任,早几天就在提醒读者,记得在3月7日晚上8时30分到9时30分这时段熄灯.这是个醒觉运动,希望借它唤醒大家省电,以减少消耗石油等能源,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少污染环境,减慢地球暖化.总之,大家来环保,救救地球.正值干旱时刻,天气大大地加强这醒觉运动的效果.当晚,在无聊中接到朋友短讯,叫我往窗外看,看看有多少人拥护环保.我老气横秋地回答她:这只不过是个醒觉运动,你少大惊小怪.但还是往窗外看望一下,从别人窗户透出来的灯光是少了很多,街灯显得格外刺眼.心想,把街灯也关了会怎样?现在小偷正猖獗.

又黑又热的夜晚,干什么好呢? 睡觉去.可是人老了,又有迟睡习惯,早睡的后果是半夜前就睡足睡醒.十一点就醒来.毫无睡意. 经验告诉自己.醒来千万莫勉强睡下去,包管失眠.最佳的治失眠的方法是起身做你喜欢做的事.我于是起来上网看书到眼睛睁不开才上床再睡,一睡就睡到天亮.眼睛睁不开时还是望了一眼时钟:3点6分.

以为熄灯日过了就过了,大家又"故态复萌",恢复正常生活,把熄灯日忘得一干二净.谁知某报记者小张,少年好事,偏偏要知道熄灯运动的效果,电话访问了好些人,写了篇特稿,里面有些负面的资讯,老总不肯照登,他又不肯更改.于是来找我,要我同我的社长朋友疏通.为了他的前途,我婉拒了,他悻悻而去,留下他那稿子.

好长的稿子,看来也很用心写的.其中有几则访谈,老总也许并无封杀之意,但给其他一些较敏感的连累了.于是我起了私心,把它其中的几则剽窃过来,登在我的博客上,也算是帮他发表了.

XXX

"小倩,你听过熄灯日这运动?"
"你们的报纸不是连登了几天吗?还能不知道?"
"你昨晚八时半到九时半你可熄了灯?"
"熄了"
"熄灯后你做什么?"
"去俱乐部唱Kara'oke"
"驾车去?"
"难道走路去?"
"多长的距离?"
"十公里吧?"
"俱乐部里有空调吗?"
"这样的天气,没空调怎能呆下去?"
"人多吗?"
"比平时多三倍"
"分享空调?"
"讨厌"

XXX

"阿金嫂,你知道熄灯日这运动?"
"知道,怎会不知道."
"你熄灯了?"
"熄了"
"熄灯后做什么?"
"打麻将"
"在俱乐部?"
"在家"
"在家?熄了灯怎样打?"
"开 emergency lights"
"哦.那能维持一个小时?"
"当然不能.接着点蜡烛."
"点蜡烛? 那不热死了?"
"开空调嘛!怎会热?"
"玩到什么时候?"
"半夜"
"一直点蜡烛?"
"才不,九点半就可以亮灯了,不是吗?"

XXX

"小蔡,昨晚八时半到九时半你在做什么?"
"上床"
"上床?"
"是上床;做爱啦."
"熄了灯?"
"熄了,响应你们的环保呼吁嘛.情调是差了点."
"不热?"
"不热.开了空调."
"平日晚上八九点多做些什么?"
"不一定"
"上床不?"
"不上"
"看电视吗?"
"常看."
"看电视时开灯吗?"
"开."
"开空调吗?"
"开."
"如果今晚看电视,开不开灯和空调"
"都开.要保护眼睛;还有这天气!"


老邱无聊时虚拟的

Sunday, November 22, 2009

手机岂是手提电话那么简单?






下面這篇文章,是兩年前(2007年11月)寫的。應時而寫,但沒應時而發表,因為有點獨排眾議的味道,擔心大家不會靜心閱讀。現在時過境遷,大家也該心平氣靜了。我自己重讀一次,發現還沒改變心意。我也相信,用過iPhone 的朋友,不會認為我在胡說八道。




"应否让学生带手机上学的课题,热闹了一阵子,便因教育部长顺应民意作了一个和教育局背道而驰的决定和宣布后,告一段落。

教长说教育局没有会知他或得到他的同意,便作出学生可以带手机上学的决定和公告。至于教育局为什么作出那样的决定,好像没有公布。教育局长或他的高级官员会无故作出这样的决定吗?我相信不会。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业,岂可儿戏?我倒是很想知道教育局基于什么理由作出该决定。

人类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已有几千年了。电话的历史,也只有几十年,不可谓不短。手提电话更短了。记得在八十年代,手提电话初面世时,以今日眼光看来,真是庞然大物,又粗又重。但在当日,大家却说它又小又轻,赞叹科技发达,可以把整个电话转换站 ( 一间大屋子 ),浓缩成比孩子书包还小的手提盒子,真是神奇。

但,它毕竟只是一架手提电话。没有别的功能。

二十年后的今天,它变成了手机,轻巧到可以放在衣袋里。价钱从二万多元降到整百元,功能一加又加,还不断的增加。五年后,十年后,它会具备什么功能呢?你我敢断言吗?十年前,你会想象到今天的手机能有如此多功能吗?

今天的手机,已不是手提电话那么简单了。

今天,手机已开始成为人与人造的外界的中介工具(interface)了。

几年后,我们也许出门什么工具都不带,只带手机了。手表不带, Laptop 不带,荷包不带。但这还在其次。也许,一机在手,我们可以做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办不到的事:如打开家里电器开关,阅读新闻、查看财经消息、银行户口,订机票,吩咐Astro 暂停或恢复服务、、、等等。 我也相信,它还可以办到许多我现在想不到的东西。

我已好久不戴手表了。我的手机取代了我的手表。它也是 stop watch, 闹钟,记事簿,appointment book.....

总之,一句话:手机将成为人与人造的外界的中介工具了。 没了它,你会迷失于人造的环境里."


邱 Nov 2007 寫